寥落城西谒旧祠,王孙踪迹正堪悲。
功名过眼应谁惜,筹策惊人秪自疑。
走狗虽亡秦鹿在,牝鸡未死汉雏危。
伤心欲问淮阴水,陇树萧萧没断碑。
寥落城西谒旧祠,王孙踪迹正堪悲。
功名过眼应谁惜,筹策惊人秪自疑。
走狗虽亡秦鹿在,牝鸡未死汉雏危。
伤心欲问淮阴水,陇树萧萧没断碑。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倪岳所作的《过淮阴》。倪岳通过此诗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感慨与反思。首句“寥落城西谒旧祠”描绘了诗人独自前往荒凉的城西,拜谒古祠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孤寂肃穆的氛围。接着,“王孙踪迹正堪悲”一句,借用了典故,暗指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表达了对英雄末路、世事无常的感慨。
“功名过眼应谁惜”一句,诗人感叹功名利禄如过眼云烟,无人真正珍惜,流露出对人生虚幻的深刻洞察。紧接着,“筹策惊人秪自疑”则表达了对历史策略的思考与质疑,暗示了对现实政治的不满与反思。
“走狗虽亡秦鹿在,牝鸡未死汉雏危”两句运用比喻,将历史上的秦朝和汉朝比作“鹿”和“雏”,生动地描绘了政权更迭的残酷现实。其中,“走狗虽亡秦鹿在”意味着尽管秦朝的统治者灭亡,但其权力的象征(“鹿”)依然存在;“牝鸡未死汉雏危”则预示着汉朝虽然尚未灭亡,但内部危机四伏,政权根基不稳。
最后,“伤心欲问淮阴水,陇树萧萧没断碑”表达了诗人面对历史遗迹时的深深哀伤与无奈。淮阴水可能是指淮阴这个地方的河流,断碑则象征着历史的痕迹逐渐消失,历史的记忆正在被遗忘。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过往英雄、权力更替以及历史记忆消逝的深切感慨。
轻暖薄寒不定。酝酿出、萧萧烟景。
眉妩窗纱,牙签帘几,春昼须人承领。
淡云微雨,生催促、碧桃红杏。当日西园三径。
正好泥香林靓。
花发疏栏,笛横别浦,载酒徵歌寻胜。
东华留滞,都分付、短檠孤咏。
彩云晓陌,红烛画楼,春风旅中偷度。
椒帖桃符一样,晴光遍朱户。香焚后,帘捲处。
屡极目、小桥归路。遇佳节、素发萧然,恁般情绪。
岁酒让谁举,无限韶华,忙里暗来去。
芳草又生惆怅,王孙自朝暮。人何远,情半误。
仿佛忆、去年新句。问今日,故里阳春,可还如许。
西山荐爽,堪拄笏飘坠,井梧一叶。
门外骊驹争祖道,分序雁行南北。
十载亲闱,两悲风木,种种颠毛白。
老成高卧,静看车马心折。
正逢乞巧针楼,天孙会合,惆怅人间别。
主圣时清须一出,岂得久淹泉石。
事了拂衣,功成身退,早遂渔樵业。
雕邱无恙,韩溪同泛烟月。
丘壑闲情,松菊旧游,未许相关。
笑寻梅蜡屐,云埋一两,藏书茅屋,苔老三间。
蕙帐夜空,碧峰朝瞑,争奈愁他鹤与猿。
无人管,有洞门寂寂,流水潺潺。鸣驺催赴朝班。
尽京国、缁尘上鬓鬟。
任碎叶惊风,一番秋早,落花满地,几度春阑。
蚁穴无凭,山灵有待,回首林间倦羽还。
君知否,算神仙总在,未老身闲。
短杖东皋,浊醪西舍,吾生乐在田园。
良苗秀雨,生意蔼晴川。
长日柴扃不搜,浓阴散、柳外榆前。
山林好,意行无阻,琴在也无弦。
为生消几许,区区五斗,未当三餐。
算折腰非易,解印非难。
落落长松共晚,尘埃事、有梦谁关。
无心处,闲云自出,孤鸟自飞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