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雨二首·其二》
《春雨二首·其二》全文
金 / 冯延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小雨濛濛润土膏,谷风习习不惊条。

晨烟半湿低平野,春水初生没断桥。

已见鹅黄匀柳麦,更看檀紫上榆椒。

从今乐事知相继,栉比云平看陇苗。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金代诗人冯延登笔下春雨中的田园风光,细腻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首句“小雨濛濛润土膏”,以轻柔的小雨滋润着大地,形象地描绘出春雨的细腻与滋养作用,为后续的春景铺垫。接着,“谷风习习不惊条”一句,通过和煦的谷风轻轻吹拂,让树枝轻轻摇曳,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这两句共同勾勒出一幅春雨润物、风和日丽的画面。

“晨烟半湿低平野”描绘了清晨时分,薄雾与雨水交织,使得低矮的田野显得湿润而朦胧,增添了几分诗意。而“春水初生没断桥”则进一步展示了春水初涨的情景,水位上升直至淹没断桥,生动地表现了春水的灵动与生机。

接下来,“已见鹅黄匀柳麦,更看檀紫上榆椒”两句,通过色彩的对比与变化,展现了春天植物生长的勃勃生机。鹅黄的柳叶与麦穗,檀紫的榆树与椒花,不仅丰富了画面的颜色层次,也暗示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

最后,“从今乐事知相继,栉比云平看陇苗”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随着春雨的滋润,田间的作物将茁壮成长,预示着丰收的希望。诗句中蕴含的乐观情绪,让人感受到春天带来的无限生机与喜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雨、春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命力,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

作者介绍
冯延登

冯延登
朝代:金

冯延登(1175年—1233年),字子骏,号横溪翁,吉州(今山西吉县)人。金章宗承安二年(1197年)中进士。贞祐二年(1213年),担任河中府判官、兼任尚书省左右司员外郎。兴定五年(1221年),进入国史院担任编修官,任太常博士。元光二年(1223年),管理登闻鼓院,兼任翰林修撰。在正大八年(1232年),与元议和时被监押,天兴元年(1232年)被释放,任祭酒,后又任吏、礼二部侍郎。天兴二年(1233年),汴梁被元军围困,冯延登出逃时被元军抓获,投井自杀,卒年五十八岁。
猜你喜欢

吊麻信之二首·其一

弊屣功名懒著鞭,剧谈豪放本天然。

閒来每爱从人语,醉里何妨对客眠。

体瘁渐成中酒病,家贫全仰卖碑钱。

堂堂一去今何在,三尺孤坟罩野烟。

(0)

钱唐怀古

铁马悲鸣汴水黄,翠华南渡驻钱塘。

至今父老称行在,往昔君臣认故乡。

银海雁飞虚夜月,铜盘仙去只秋霜。

乾坤离合宁非数,诗罢长吟意渺茫。

(0)

送吉上人之江西下高峰和尚遗书

寒岩一夜风雷恶,师子迸断黄金索。

骅骝万里追不回,声沈宇宙空山岳。

君今去去持此音,十八滩头探麟角。

君不见马师一口吸西江,波腾浪沸烟茫茫。

又不见集云峰下四藤条,雨洗风磨恨未消。

生耶死耶俱不道,铁壁银山齐靠倒。

有问禅,血染溪花春正妍。

有问道,两岸夕阳对芳草。

千差万别任纵横,瞥转一机何处讨。

玄沙白纸脱或举,似时更须莫谤西峰好。

(0)

和陆宗鲁韵赠夏师鲁

日斛葡萄剩有馀,一官不换只閒居。

窗含烟气虞山近,门掩秋声栗树疏。

鸿雁去来知几度,鸡虫得失竟何如!

丈夫高盖非无日,聊遣閒情赋《子虚》。

(0)

次韵周子通应奉见贻

文星一个落南州,太史今为万里游。

云汉依然天北向,风波已见海安流。

亦知王粲久为客,惟有杜康能解忧。

欲问南山射虎者,数奇何事不封侯。

(0)

听雪斋分韵得兴字

玉山何逶迤,积雪遍行径。

池阁生涟漪,林木发澄莹。

于时接芳筵,遐眺复觞咏。

歌停花入檐,笛奏鱼出泳。

若人多雅怀,起舞屡清兴。

言归夜未央,微月逗初暝。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