瘴海谁堪汗漫行,知君五月在舟程。
鳀人鼓鬣惊涛暗,乌鬼含沙宿雾生。
温峤已乖归阙望,张骞徒负泛槎名!
武陵溪畔桃源客,故节依然苏子卿。
瘴海谁堪汗漫行,知君五月在舟程。
鳀人鼓鬣惊涛暗,乌鬼含沙宿雾生。
温峤已乖归阙望,张骞徒负泛槎名!
武陵溪畔桃源客,故节依然苏子卿。
这首明代诗人张煌言的诗《得徐闇公信,以「交行诗刻」见寄二首(其二)》表达了对友人徐闇公在险恶环境中的关切与对其才华的赞赏。诗中“瘴海”形象地描绘了南方湿热之地的艰难,暗示了徐闇公旅途的艰辛。“五月在舟程”进一步强调了他的行程之长和气候之恶劣。
“鳀人鼓鬣惊涛暗,乌鬼含沙宿雾生”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意象,鳀人因惊涛而露出鱼鳍,乌鬼在暗夜中吞吐沙雾,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危险的氛围。诗人借此寓言友人所处的困境,表达对他的担忧。
“温峤已乖归阙望,张骞徒负泛槎名”借温峤和张骞的历史典故,前者曾期望返回朝廷,后者因未能实现乘槎访月的理想,暗示徐闇公虽有才情,但现实中的困难使他难以达成期待。这里既有对友人的同情,也有对他才华的肯定。
最后,“武陵溪畔桃源客,故节依然苏子卿”以武陵溪边的桃源隐逸生活和苏子卿的典故,寄寓了对友人保持高洁节操、坚守理想的美好祝愿。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巧妙,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其人格品质的赞美。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