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采江蓠步石涧,东望海堤青不断。
故人泮上谁饮酒,尺素不来鱼尾短。
黄子卓荦文更奇,命驾千里赴相思。
长江凫雁不足数,旷野虎兕将何之。
景德寺前读书阁,彦国九原不可作。
寄声故人加餐食,昨夜秋风淮水恶。
采采江蓠步石涧,东望海堤青不断。
故人泮上谁饮酒,尺素不来鱼尾短。
黄子卓荦文更奇,命驾千里赴相思。
长江凫雁不足数,旷野虎兕将何之。
景德寺前读书阁,彦国九原不可作。
寄声故人加餐食,昨夜秋风淮水恶。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黄子高的场景。首句“采采江蓠步石涧”,以江边的香草起兴,渲染出一种清幽的氛围,暗示离别之际的淡淡哀愁。接着,“东望海堤青不断”写出了开阔的视野和友人离去的方向,表达了对友人长途跋涉的担忧。
“故人泮上谁饮酒”一句,借问朋友离去后谁与共饮,流露出对友情的怀念和孤寂感。“尺素不来鱼尾短”则通过书信传递的信息稀少,暗示了距离遥远和音讯难通的惆怅。
“黄子卓荦文更奇,命驾千里赴相思”赞美了黄子高的才华和对友情的执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相聚的渴望。接下来两句“长江凫雁不足数,旷野虎兕将何之”,运用比喻,感叹友人行程艰辛,如同长江上的野鸭和山林中的猛兽,不知所往。
最后,诗人提及“景德寺前读书阁,彦国九原不可作”,表达了对故去的朋友彦国的怀念,以及对黄子高此行的深深忧虑。结尾“寄声故人加餐食,昨夜秋风淮水恶”再次叮嘱友人保重身体,同时描绘了淮河水势汹涌的景象,增添了旅途的艰险。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寓情于景,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又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宋末元初文人的情感世界。
陈为□姓成周始,五玉诸侯事天子。
世家蕃衍多子孙,水木本源传不已。
六出奇计扶炎刘,庙堂黼黻多谋猷。
平生功业照青史,不下子房能运筹。
太丘名节超凡士,德行尊崇服乡里。
是非一辨即能平,何必纷纷费唇齿。
元方季方相后先,难兄难弟人称贤。
五星夜聚颍川曲,光彩烨烨明中天。
伯玉文章自天赋,六代以来誇独步。
五言感寓追古人,岂但联翩工月露。
后山先生才最优,伟器早被南礼收。
自云知己不易得,适兴往往成歌讴。
衮衮流光时易改,兔走乌飞几千载。
前人虽往后人继,吴苑一支今独在。
仲礼陈君诚善人,譬犹凤凰与麒麟。
高堂构得扁致乐,子孙孙子循天伦。
堂前椿萱总蕃茂,堂下埙篪日相奏。
和气雍雍萃一门,四时□若春时候。
致乐之道何必推,能致斯乐由天为。
况君脩为振先烈,庆泽可为能无亏。
聿脩厥德光厥祖,世无古今今即古。
乃知致乐乐有自,请看君家旧宗谱。
《致乐堂诗为陈汝中作》【明·徐庸】陈为□姓成周始,五玉诸侯事天子。世家蕃衍多子孙,水木本源传不已。六出奇计扶炎刘,庙堂黼黻多谋猷。平生功业照青史,不下子房能运筹。太丘名节超凡士,德行尊崇服乡里。是非一辨即能平,何必纷纷费唇齿。元方季方相后先,难兄难弟人称贤。五星夜聚颍川曲,光彩烨烨明中天。伯玉文章自天赋,六代以来誇独步。五言感寓追古人,岂但联翩工月露。后山先生才最优,伟器早被南礼收。自云知己不易得,适兴往往成歌讴。衮衮流光时易改,兔走乌飞几千载。前人虽往后人继,吴苑一支今独在。仲礼陈君诚善人,譬犹凤凰与麒麟。高堂构得扁致乐,子孙孙子循天伦。堂前椿萱总蕃茂,堂下埙篪日相奏。和气雍雍萃一门,四时□若春时候。致乐之道何必推,能致斯乐由天为。况君脩为振先烈,庆泽可为能无亏。聿脩厥德光厥祖,世无古今今即古。乃知致乐乐有自,请看君家旧宗谱。
https://shici.929r.com/shici/Fk7D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