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泱泱旧建牙,隼旟龙节玺书嘉。
行间旗鼓高文苑,字里风霜凛法家。
盾墨磨将毫散綵,幕莲开处剑生花。
虽然方叔称元老,不似冯唐遇主赊。
东海泱泱旧建牙,隼旟龙节玺书嘉。
行间旗鼓高文苑,字里风霜凛法家。
盾墨磨将毫散綵,幕莲开处剑生花。
虽然方叔称元老,不似冯唐遇主赊。
此诗由明代诗人董其昌所作,名为《寿高孩之宪使四十(其三)》。董其昌,字玄宰,是明代著名的书画家和文学家,对诗歌创作也有独到的见解与成就。
诗中以“东海泱泱旧建牙”开篇,描绘了东海广阔无垠,历史悠久的场景,暗示被赞颂者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与影响。接着,“隼旟龙节玺书嘉”一句,运用了古代官职象征的词汇,表达了对被赞颂者的高度赞誉与尊敬。
“行间旗鼓高文苑,字里风霜凛法家”两句,进一步赞扬了被赞颂者在文坛与法律领域的卓越成就。在文苑中,他的作品如旗帜般高扬,彰显了文采;在法家中,他的思想如同凛冽的风霜,坚定而有力。
“盾墨磨将毫散綵,幕莲开处剑生花”则通过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被赞颂者在艺术创作上的才华与激情。盾牌上的墨迹在笔下绽放出五彩斑斓的色彩,如同幕布上盛开的莲花旁,剑光闪烁,寓意着其作品的锋利与独特。
最后,“虽然方叔称元老,不似冯唐遇主赊”两句,以历史人物方叔和冯唐为喻,表达了对被赞颂者虽已年高德劭,但仍能受到君主的重用与赏识的赞美之情。方叔作为元老,虽有声望,但不如冯唐那样得到君主的青睐,强调了被赞颂者在晚年仍能发挥重要作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被赞颂者在多个领域内的杰出贡献与成就的描绘,表达了对其高尚品德、卓越才能以及深远影响的高度赞扬。
伯鸾未山栖,俯首愧贤孟。
一朝相告语,矫首谢三聘。
谢公卧东山,故有经纶兴。
夫人劝之仕,拥鼻作伧咏。
终然为时须,起揽晋国柄。
古人重行藏,二士聿有光。
吾志属有在,姑安此糟糠。
畏作亲友别,况复非中年。
身如三眠蚕,已老翻自缠。
朅来守江关,从事宁独贤。
经年两大入,爟火通甘泉。
石林岂壶中,亦自有一天。
采薇敢言勤,谁与歌劳旋。
上书苦哀祈,倾写志已虔。
坐怀北山岩,未见西溪涟。
人言抟风鹏,不及翳叶蝉。
共挽携手客,可忘曲肱眠。
首鼠信秃翁,胡为尚迁延。
子来幸暖热,愧我一饭先。
清诗似鸣玉,想见蓝田烟。
索去何乃遽,临分重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