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孤城万仞山,别有天地非人间。
松间明月常如此,世上浮名好是閒。
一片孤城万仞山,别有天地非人间。
松间明月常如此,世上浮名好是閒。
这首诗以“一片孤城万仞山”开篇,描绘出一幅雄浑壮丽的边塞景象,孤城矗立于崇山峻岭之间,仿佛与世隔绝,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别有天地非人间”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独特的空间感和超凡脱俗的意境,暗示着诗人内心对现实世界的某种逃避或超越。
“松间明月常如此”,诗人将目光转向自然,通过描写松林间的明月,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宁静,也寓意着心灵的纯净与超然。这里的“常如此”表达了时间的永恒与不变,暗示着诗人对于自然永恒美的追求和向往。
最后一句“世上浮名好是闲”,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名利的淡漠态度,认为在忙碌追逐名利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闲适更为重要。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精神自由和心灵宁静的渴望,是对物质世界的一种反叛,也是对精神世界的深情呼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壮丽的自然景观和深邃的人生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少微躔下有佳客,紫髯漆发双瞳碧。
前年骑鹤游广陵,傲睨江涛弄明月。
雄才荦荦天马驹,清标炯炯冰玉壶。
满襟英气敛不住,却与竹君传画图。
酒酣肝胆露芒角,雪壁淋漓翻墨汁。
兴豪一扫数百竿,立玉排空森列戟。
苍烟漠漠横高秋,虚堂昼静闻萧飕。
知君用心亦良苦,落笔妙觑文洋州。
我渐飘泊大江北,岁晚交情冷如铁。
欲留此画共结三友盟,只恐一夕通灵化梭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