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心降尽转悠悠,见月闻歌已不愁。
当日绛唇空寂寞,何时雪顶共依投。
衰年自照犹残烛,长夏行吟祇敝裘。
送远可能忘故国,浮云西北有高楼。
客心降尽转悠悠,见月闻歌已不愁。
当日绛唇空寂寞,何时雪顶共依投。
衰年自照犹残烛,长夏行吟祇敝裘。
送远可能忘故国,浮云西北有高楼。
这首明代程嘉燧的《客愁》表达了诗人的羁旅之愁和思乡之情。首联“客心降尽转悠悠,见月闻歌已不愁”描绘了诗人历经长途跋涉后,虽然身处异乡,但见到月亮和听到歌声,内心的愁绪似乎有所缓解。然而,接下来的“当日绛唇空寂寞,何时雪顶共依投”则暗示了对往昔与故乡亲人的思念,以及对未来团聚的期盼。
“衰年自照犹残烛,长夏行吟祇敝裘”以残烛比喻自己老去的岁月,而夏日行吟的形象则显现出诗人即使生活困顿,仍坚持诗歌创作,寄托情感。尾联“送远可能忘故国,浮云西北有高楼”进一步深化了思乡之情,诗人虽身处远方,但心中始终挂念着故乡,仿佛在那西北的浮云背后,有一座象征着故乡的高楼。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客居他乡的孤独与愁绪,以及对故乡深深的眷恋,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看竹栽桃事已慵,尚余幽赏爱松风。
登楼爽籁陶弘景,画壁苍烟陆士龙。
俯视春妍终历落,饱尝冰雪倍菁葱。
奇姿合作高人伴,日日苔阶卓瘦筇。
五叠悲歌慰寂寥,感君情暖胜绨袍。
忽惊郭璞贻明锦,那羡王祥得佩刀。
客路山形同剑锷,坐中心事似波涛。
此生拟一酬知遇,敢向秋风泣二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