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古小年山日长,幽人梦醒坐焚香。
东津有客至未至,乱石滩头系野航。
太古小年山日长,幽人梦醒坐焚香。
东津有客至未至,乱石滩头系野航。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悠远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士生活的闲适与自然之美。
首句“太古小年山日长”,以“太古”二字开篇,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回归原始的意境,暗示了时间的悠长与空间的广阔。接着,“小年山日长”则具体描绘了山中日光的充足与温暖,仿佛时间在这里放慢了脚步,让人感受到一种与世隔绝的宁静。
第二句“幽人梦醒坐焚香”,进一步刻画了隐居者的形象。幽人,即隐居之人,他们远离尘世的喧嚣,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梦醒之后,他静静地坐在那里,点燃香炉,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香气,这不仅是对精神的净化,也是对心灵的一种抚慰。
第三句“东津有客至未至”,转而描述了一位远方之客即将来访的情景。东津,可能是指江边或海边的一个渡口或码头,预示着即将到来的交流与互动。然而,这位客人还未真正到达,这种等待的过程充满了期待与想象,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和情感的丰富性。
最后一句“乱石滩头系野航”,将视线引向了江边的场景。乱石滩头,暗示了自然环境的原始与野趣,而“系野航”则描绘了船只停泊在岸边的情景。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风光的美丽,也隐含了隐士与外界交流的可能,以及他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隐逸生活中的宁静、美好与期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之间和谐关系的深刻思考。
仆本狂生耳,叹孤踪、东南西北,形骸憔悴。
自笑胸中何所慕,鹿鹿马蹄车轨,空送尽、年华似水。
三十无成身渐老,岂吾生潦倒真如此。
磨灭却,五陵气。夜来细数从前事。
记当时、兰舟画楫。山川清美。
谁遣匆匆轻作别,到底而今翻悔。
只落得,悲歌燕市。
破浪乘风终有愿,且鹴裘、贯酒私相慰。
白日落,朔风起。
缓缓弄春水,未是急流中。
舟比退飞六鹢,那要满帆风。
画里溪山不改,镜里须眉可笑,骨相老诗翁。
潇洒一官足,磊落半生穷。母康宁,妻婉婉,子童蒙。
去拣江山佳处,小筑百花业。
醒则奉觞上寿,醉则关门熟睡,旧事海天空。
勿以悠悠说,乱我读书胸。
霜作青枫色。响栏干、飞来一片,美人初拾。
拭净烟痕凉雨晕,把作红笺轻擘。
有半缕、秋怀脉脉。
不是婵娟写宫怨,是新娘、学和催妆什。
豪欲点、颊微赤。云根一朵三生石。
小花神嫁他红叶,此缘真得。
不用镜台低语谑,郎貌未过三十。
愿添写、红衫人立,再拾阶前红一片,叠双声、补入和鸣集。
郎更有、描眉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