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向甘泉补侍臣,归来还作卧云人。
一重一掩藏烟坞,三沐三熏屏世尘。
老向甘泉补侍臣,归来还作卧云人。
一重一掩藏烟坞,三沐三熏屏世尘。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曾经在宫廷中担任侍臣的老者,后来回归自然,过着隐居的生活。诗中的“老向甘泉补侍臣”一句,形象地展现了这位老者曾经在宫廷中的身份与经历。“归来还作卧云人”,则表达了他归隐山林,与云雾为伴,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状态。
接下来,“一重一掩藏烟坞”描绘了隐居之地的环境,烟雾缭绕的山谷,给人一种神秘而幽静的感觉。“三沐三熏屏世尘”则是对老者生活态度的描述,通过频繁的沐浴和熏香,清除外界的尘嚣,强调了他远离世俗、追求内心纯净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从宫廷到山林的人生转变,以及他在自然中寻求心灵平静的过程,体现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精神自由的文化倾向。
春风秋月何年毕,今人古人三万日。
少年不觉成壮夫,一日悲歌长六七。
人人都说太平年,年去年来亦忽然。
未论功名到钟鼎,须臾白日凋朱颜。
君看书剑还如故,烟阁云台不知处。
古道聊驱羸马行,壮心几逐飞龙去。
长安辩士如悬河,豪气能倾马伏波。
簪缨貂锦一朝歇,露盘仙掌仍嵯峨。
君不见杯中酒,又不见筵前歌。
酒阑歌尽人何在,依旧年年芳草多。
金印玉腰真可羡,丈夫未遇欲如何。
平原黍稌风凄凄,汉家荒城大道西。
田间古瓦碧如钿,海日欲上山禽啼。
村童掘鼠拾断戟,渔父高歌悲故堤。
犹传天宝盛烽燧,轧荦山人贪艳妻。
汾阳血战禄山死,杲卿义名恒岳齐。
时移事去陵谷换,车毂年年下长坂。
草色犹连碣石青,涛声岂惮沧波远。
武灵台下春云生,董相原前秋露明。
谁家牛背横短笛,高呼一声千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