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山城已两年,初归犹自怯烽烟。
荆榛塞遍来时路,几度停舆不敢前。
一别山城已两年,初归犹自怯烽烟。
荆榛塞遍来时路,几度停舆不敢前。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战乱之后返回故乡的情景。"一别山城已两年"表达了诗人离家时间之久,对家乡的思念和战乱带来的隔阂感。"初归犹自怯烽烟"写出了诗人虽然回归,但内心仍对战争的余波和可能存在的危险感到不安,表现出他对家乡安全的担忧。
"荆榛塞遍来时路"运用了象征手法,荆棘丛生的道路象征着战乱后的荒凉与破败,暗示了家乡遭受的严重破坏。"几度停舆不敢前"进一步刻画了诗人内心的犹豫和谨慎,他多次停下马车,不敢轻易前行,体现出他对家园现状的深深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展现了战乱后归乡者的复杂心情,既有对故土的眷恋,又有对现实的恐惧,情感深沉而真实。
鲤鱼书来上谁字,斗牛光中湖海士。
梅花腊雪曾会面,桃李春风一弹指。
剥书得诗意雄杰,钟吕惊闻筝笛耳。
懦夫有闻气可作,奸谀未诛神已死。
奴唇争笑乃独否,我心有同固如此。
君家请剑攀折槛,远胜衣绣夸归里。
立朝日少谏多藁,况有竹林老夫子。
百年易了富与贵,万古不磨天此理。
笑骂从渠官欲好,妻凄羞人身不耻。
获禽一朝固可十,天下良工安肯诡。
古人寥寥今不见,举世滔滔此皆是。
蛾眉方遭众发嫉,足音忽动空谷喜。
我欲净洗后土泥,子为快挽天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