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皎庭前树,温温如绿玉。
春风发欣荣,春雨为膏沐。
橘华净相妍,瑶草纷相属。
岂非方壶中,光彩同煜煜。
凤鸟何从来,睥睨下朝旭。
皎皎庭前树,温温如绿玉。
春风发欣荣,春雨为膏沐。
橘华净相妍,瑶草纷相属。
岂非方壶中,光彩同煜煜。
凤鸟何从来,睥睨下朝旭。
这首明代乌斯道的诗《徐梅涧先生授余琴予写曲调之意赋诗九章修禊(其四)玉树临风》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生机盎然的春日景象。"皎皎庭前树,温温如绿玉",诗人以明亮的月光和温润的绿玉比喻庭前的树木,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树木在月色下的清新雅致。"春风发欣荣,春雨为膏沐",进一步描绘了春风的催生和春雨的滋润,赋予了树木勃勃的生机。
"橘华净相妍,瑶草纷相属",诗人运用橘花和瑶草来点缀,增添了画面的色彩与香气,显得更加生动活泼。"岂非方壶中,光彩同煜煜",将庭前美景比作仙境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赞美和惊叹。
最后两句"凤鸟何从来,睥睨下朝旭",引入凤凰的形象,寓意高洁和吉祥,同时暗示着徐梅涧先生的琴艺如同凤凰展翅,带来朝气和希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传达出诗人对艺术与自然和谐共融的赞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