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携双鹤自宁馨,为到花源趋鲤庭。
度索山头桃几熟,雷门鼓内响堪听。
成胎端合归缑岭,结实还须问岁星。
调鹤品花皆乐事,大年何羡楚冥灵。
远携双鹤自宁馨,为到花源趋鲤庭。
度索山头桃几熟,雷门鼓内响堪听。
成胎端合归缑岭,结实还须问岁星。
调鹤品花皆乐事,大年何羡楚冥灵。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携鹤访友的雅士形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与友人相聚的温馨场景以及对长寿的向往。首句“远携双鹤自宁馨”以鹤为引,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风范,鹤作为古代文人喜爱的意象,象征着高洁和长寿。接下来的“为到花源趋鲤庭”,则描绘了前往友人家中的情景,花源与鲤庭,营造出一种充满生机与和谐的氛围。
“度索山头桃几熟”一句,将视线转向自然风光,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变化,桃树的成熟预示着丰收与繁荣。“雷门鼓内响堪听”则以雷声为背景音,增添了一种壮丽而神秘的色彩,同时也隐喻着生命的节奏与力量。
“成胎端合归缑岭,结实还须问岁星”两句,运用了神话传说中的缑岭和岁星,表达了对长寿的渴望与追求,缑岭是仙人居住之地,岁星则与长寿相关联,通过这样的联想,诗人巧妙地将现实与理想结合,展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调鹤品花皆乐事,大年何羡楚冥灵”点明了诗的主题——享受生活中的乐趣,无论是调养鹤鸟还是欣赏花朵,都是人生中值得珍惜的美好时光。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长寿的羡慕与追求,希望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也能拥有长久的生命,如同楚冥灵一般,长生不老。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传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言寻天门洞,早春惬幽赏。
百折缘涧溪,一径拂榛莽。
然松拾路入,未可计寻丈。
冷风摇火光,老蝠骇腾上。
横石限如阈,蛇行不敢仰。
前奇已我领,后胜方客奖。
力弱心乃强,境递神忽朗。
石笋矗空立,阴泉迸隙长。
触目呈众形,惊耳纳群响。
万怪孕一腹,造物何所仿。
疑有避秦人,全家此中往。
寒鸦畏影避不得,天地并作秋水色。
浩浩烟霜千里高,亭亭三点两点黑。
汝自哀鸣夜长极,俯视严城深阒寂。
我自竦肩鹤一只,苦吟咢咢杂叹息。
劝君双眼清回碧,耐此孤月凌厉白。
莫宿高楼最高柳,主人已为路旁客。
花房春风吹舞衫,旧燕新人不相识。
穷檐冻雀尔所见,一瞬空仓不得食。
何如入我香苑树,钵饭慈乌共朝夕。
呜呼汝鸦无肝膈,昨夜凄凉今不忆。
西风刺骨一万丈,南枝微命几寸翼。
当时只是望春回,不道春来愁共来。
于今最惜残春去,无奈春去愁偏住。
我愁不是为春愁,愁在阊阖十二楼。
帝阍渺渺凭谁叩,弱水茫茫绝行舟。
却从麻姑向东海,卧看沧桑几千载。
桑田变尽海中波,一段心情镇常在。
我有琢玉连环纽,愿系君恩得长久。
我有百炼双吴钩,与君试斩蛟与虬。
天高日远难为遇,以暗投人不知处。
玉京回首空白云,瑶台别路隔红尘。
花前可惜对余春,清歌未了涕沾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