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程新雨露,风物旧天南。
一岁秋初冷,两江鱼下潭。
牵衣供永夜,挥盏战寒岚。
却忆三城里,微霜足早柑。
云程新雨露,风物旧天南。
一岁秋初冷,两江鱼下潭。
牵衣供永夜,挥盏战寒岚。
却忆三城里,微霜足早柑。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在南方的十八滩地区所见的景象,充满了自然的生动与季节的变换。首联“云程新雨露,风物旧天南”以“新雨露”和“旧天南”的对比,既展现了雨水滋润后万物复苏的新气象,也暗示了此地自古以来的自然风貌。颔联“一岁秋初冷,两江鱼下潭”则通过“秋初冷”和“两江鱼下潭”的景象,细腻地捕捉了秋季到来时气温下降、鱼类活动变化的自然现象,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敏锐观察。
颈联“牵衣供永夜,挥盏战寒岚”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场景,通过“牵衣”和“挥盏”这两个动作,形象地表现了人们在寒冷的山岚中度过长夜的情景,同时“战寒岚”一词生动地刻画出与自然环境抗争的氛围。尾联“却忆三城里,微霜足早柑”则以回忆的方式,将读者带入到另一个场景——城市之中,描述了微霜覆盖下的早柑,既是对前文自然景观的补充,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或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季南方地区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感,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有对过往生活的回忆,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深刻的情感体验。
忽忽岁云暮,相望限风烟。
长歌欲对酒,危坐遂停弦。
停弦变霜露,对酒怀朋故。
朝看桂蟾晚,夜闻鸿雁度。
鸿度何时还,桂晚不同攀。
浮云映丹壑,明月满青山。
青山云路深,丹壑月华临。
耿耿离忧积,空令星鬓侵。
晓日照楼船,三军拜峡前。
白云随浪散,青壁与城连。
万岭岷峨雪,千家橘柚川。
还知楚河内,天子许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