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条始是住山翁,一座寒云四壁空。
风劲树头霜叶尽,草庵都在月明中。
萧条始是住山翁,一座寒云四壁空。
风劲树头霜叶尽,草庵都在月明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冷的山居图景。首句“萧条始是住山翁”,以“萧条”二字开篇,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静谧脱俗的氛围,暗示了诗人选择山居生活的淡泊心境。接着,“一座寒云四壁空”一句,通过“寒云”与“四壁空”的对比,进一步渲染了山间环境的孤寂与清冷,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诗人一人与周围的自然景观相对。
“风劲树头霜叶尽”描绘了山中风力强劲,树上的霜叶被吹落殆尽的景象,不仅展现了季节的变换,也暗示了自然界力量的威严与不可抗拒。同时,这一句中的“劲”字和“尽”字,赋予了画面动态感和力度感,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风的凛冽和树叶飘落的瞬间。
最后一句“草庵都在月明中”,将视线拉回至诗人的居所——草庵。在明亮的月光下,草庵显得格外静谧与和谐,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这一句不仅点明了诗人的居住地点,也通过“月明”二字,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心灵得以净化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内心的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居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情感深沉而不失清新,是一首具有浓厚个人情感色彩的佳作。
昨日观画筴,李成山水真难忘。
寒林远近烟暗澹,绝壑稠叠云微茫。
忽看清溪下野艇,惊残鸥鸟不成行。
我尝指此语座客,安得仙骨来中央。
此事数日尔,忽落图上鸣渔榔。
山重水复滩濑急,雅飞不过吴天长。
嗟予老矣两鬓苍,放浪自得宜深藏。
烦于画筴试检校,恐我割取附益欧峰旁。
渊明解真意,欲辨斯忘言。
我亦厌苦相,颇复参鸡园。
潘侯隐于酒,早悟逍遥篇。
两髯俱似戟,空洞复昭然。
不作逐贫赋,共结贫中缘。
临江吊公瑾,登楼怀仲宣。
何须画麟阁,从渠定天山。
君看持汉节,白首自丁年。
天星粲以繁,斗杓横复直。
其谁移人间,罗列遍阡陌。
绮纨沸笙竽,觞酌事几席。
遥怜山阿人,听钟夜寥阒。
孤峰最高寒,阴崖四时雪。
许分一派风,濯我朱夏热。
江皋春事归,峰头犹凛冽。
报子以回飙,草木亦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