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指蒙尘近十秋,每怀若作济川舟。
公卿宁忆朝元暮,士庶空余思汉讴。
报越有君谁共难,椎秦无力独胜愁。
螭龙岂是池中物,文叔当年自谓刘。
屈指蒙尘近十秋,每怀若作济川舟。
公卿宁忆朝元暮,士庶空余思汉讴。
报越有君谁共难,椎秦无力独胜愁。
螭龙岂是池中物,文叔当年自谓刘。
这首诗是明朝抗清英雄张煌言所作的《海上二首(其二)》。诗人以屈指算来,国事已沉沦多年,自己如同济川之舟,欲挽狂澜。他感叹朝中公卿只顾个人荣辱,忘记国家复兴,而民间百姓只能怀念汉室旧韵,表达出深深的忧虑和哀伤。
"报越有君谁共难",诗人感慨无人能共赴国难,抗击侵略者;"椎秦无力独胜愁",表达了自己力量微薄,难以独自承担抗敌重任的苦闷。最后两句"螭龙岂是池中物,文叔当年自谓刘",以螭龙比喻自己,暗示自己并非池中之物,有志于恢复汉室江山,效仿光武帝刘秀(文叔)的壮志。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张煌言在民族危亡之际的忧国忧民之情和自我期许。
三希鲙帖神龙本,艺林并推佳妙。
风峪零花,雪崦断柏,剔藓更谁寻到。泥斑翠扫。
便廿六文残,韵完姿好。
巧斫方池,片云长护绿天老。阴山无此奇宝。
想螺烟乍试,香晕霏绕。
武肃宫砖,吴兴寺碣,一样珠澄玉皛。书评漫考。
甚锥画江沙,河南神肖。运用玄宗,微辞成谶早。
玉梅初花倚灯暖,折插君装一枝短。
此花能为十日开,可送君行千里远。
大江越角连吴头,残年风雪青棠舟。
笛底君心托离雁,樽边吾梦随飘鸥。
西陵驿楼画笳语,北固山城暮钟雨。
天寒沙冻无兰杜,曾我诗怀堕清苦。
君今别我还索诗,君已欲去吾何辞?
深春隋苑多烟月,莫揽杨花惹鬓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