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亭面芳沼,好月散遥林。
坐观群动息,时闻蟋蟀吟。
气机无停晷,万化自升沉。
晦冥迭昼夜,往来成古今。
物理各自适,兹理会予心。
虚明生夜景,清风洒吾襟。
整衣起巡檐,迟迟步花阴。
呼童泻青尊,对影自酌斟。
爇香旋中庭,鸣我花间琴。
缅怀千载下,希聆疏越音。
高梧发孤籁,契予天机深。
对此不能寐,待旦夙所歆。
虚亭面芳沼,好月散遥林。
坐观群动息,时闻蟋蟀吟。
气机无停晷,万化自升沉。
晦冥迭昼夜,往来成古今。
物理各自适,兹理会予心。
虚明生夜景,清风洒吾襟。
整衣起巡檐,迟迟步花阴。
呼童泻青尊,对影自酌斟。
爇香旋中庭,鸣我花间琴。
缅怀千载下,希聆疏越音。
高梧发孤籁,契予天机深。
对此不能寐,待旦夙所歆。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亭中静坐,面对池塘,仰望散布在遥远树林中的明月,感受到万物的宁静与和谐。诗中通过“坐观群动息”、“时闻蟋蟀吟”等描述,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动景象。接着,诗人深入探讨了自然界的变化规律,“气机无停晷,万化自升沉”,表达了对宇宙运行法则的理解和感悟。
“晦冥迭昼夜,往来成古今”一句,揭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更迭。诗人进一步思考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物理各自适,兹理会予心”,强调了顺应自然规律的重要性。随后,诗人的思绪飘向远方,想象着千载之下,能听到古人疏朗的琴声,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向往和敬仰。
最后,诗人借由“高梧发孤籁,契予天机深”描绘了一幅高大梧桐树发出清脆声音的画面,这声音仿佛与诗人内心的深处产生了共鸣,激发了他对自然与宇宙奥秘的深刻思考。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文化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与感悟。
荒烟散不收,残山带遥碧。
林鸦晚依依,草雉时嗝嗝。
斜光明不定,居人掩荆栅。
朅来喜盍簪,林下语幽赜。
厓屋灯火青,野蕨旋新摘。
岂无伏虎禅,亦有飞凫客。
爱此小昆丘,人世白云隔。
愿当抱奇幽,烱言永终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