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书林》
《书林》全文
宋 / 韩淲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卢仝五千卷,邺侯三万轴。

二人书虽多,颠倒俱在腹。

吾当思其然,岂肯汎然读。

李侯真名家,玉川惟破屋。

至今数唐贤,未易可追逐。

谁谓柯山西,魏氏追望族。

衣冠照楼观,再世新卜筑。

中有简编地,仍复种修竹。

斯远吾所敬,作记不碌碌。

发挥书林趣,足以濯心目。

伟哉父子间,抱负如韫椟。

要当大所施,致主锡民福。

想见翻经时,一下十行速。

先得我心同,闻韶心忘肉。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韩淲创作,题为《书林》,描绘了对书籍与知识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对读书环境的向往。

诗中提到卢仝和邺侯,两人藏书之多,却都未能充分利用,暗示了知识的真正价值在于理解和运用。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知识的渴望,不愿泛泛而读,而是要深入思考,汲取精髓。

随后,诗人以李侯(可能指李煜)为例,强调了家族背景与个人修养的重要性。他提到李侯来自名门,居住在破旧的玉川屋中,但其精神世界丰富,与唐贤相比也难分高下。

接下来,诗人转向柯山,提及魏氏家族的显赫,以及他们衣冠齐整,再次迁居新宅,其中藏书之地,还种植着修竹,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充满文化气息的氛围。

诗人对这种环境表示敬意,并认为这样的地方不仅适合藏书,更能激发人的灵感,洗涤心灵。他赞美这种环境是“书林”,并希望自己的儿子也能在这种环境中成长,拥有远大的抱负,为国家和社会带来福祉。

最后,诗人想象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阅读经典,能够迅速理解并吸收知识,与之共鸣,甚至忘记了世俗的烦恼。这反映了他对知识的热爱和对理想读书环境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知识、书籍以及理想读书环境的深刻感悟和向往,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学问的追求和对精神世界的重视。

作者介绍
韩淲

韩淲
朝代:宋   字:仲止   号:涧泉   生辰:biāo)(1159—1224

韩淲(biāo)(1159—1224)南宋诗人。字仲止,一作子仲,号涧泉,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猜你喜欢

送李明府赴滑州

渭城寒食罢,送客归远道。

乌帽背斜晖,青骊踏春草。

酒醒孤烛夜,衣冷千山早。

去事沈尚书,应怜词赋好。

(0)

藩臣恋魏阙

剖竹随皇命,分忧镇大藩。

恩波怀魏阙,献纳望天阍。

政奉南风顺,心依北极尊。

梦魂通玉陛,动息寄朱轩。

直以蒸黎念,思陈政化源。

如何子牟意,今古道斯存。

(0)

官庄池观竞渡

落日吹箫管,清池发棹歌。

船争先后渡,岸激去来波。

水叶藏鱼鸟,林花间绮罗。

踟蹰仙女处,犹似望天河。

(0)

贾客

大舟有深利,沧海无浅波。

利深波也深,君意竟如何。

鲸鲵齿上路,何如少经过。

(0)

与崔子向泛舟自招橘经箬里宿天居寺忆李侍御崿渚山春游后期不及联一十六韵以寄之

晴日春态深,寄游恣所适。

宁妨花木乱,转学心耳寂。

取性怜鹤高,谋闲任山僻。

倚舷息空曲,舍屦行浅碛。

渚箬入里逢,野梅到村摘。

碑残飞雉岭,井翳潜龙宅。

坏寺邻寿陵,古坛留劫石。

穿阶笋节露,拂瓦松梢碧。

天界细云还,墙阴杂英积。

悬灯寄前焰,遥月升圆魄。

何意清夜期,坐为高峰隔。

茗园可交袂,藤涧好停锡。

微雨听湿巾,迸流从点席。

戏猿隔枝透,惊鹿逢人踯。

睹物赏已奇,感时思弥极。

芳菲如驰箭,望望共君惜。

(0)

思归

不能经纶大经,甘作草莽闲臣。

青琐应须长别,白云漫与相亲。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