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华未上鼓声喧,又向山阴过上元。
五岁镜湖才一熟,今年灯市始应烦。
留连昼景通三夜,呼吸阳和达九门。
游客不知千古意,看人看火漫奔奔。
月华未上鼓声喧,又向山阴过上元。
五岁镜湖才一熟,今年灯市始应烦。
留连昼景通三夜,呼吸阳和达九门。
游客不知千古意,看人看火漫奔奔。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元宵节(上元节)的热闹景象。首句“月华未上鼓声喧”,写出了节日夜晚尚未到来,但鼓声已经喧嚣四起,预示着庆典的开始。诗人项安世在“又向山阴过上元”中,表达了自己又一次在山阴这个地方度过元宵佳节。
接下来两句“五岁镜湖才一熟,今年灯市始应烦”,通过个人经历,回忆过去五年中镜湖边的元宵庆祝活动,暗示今年的灯市可能会更加繁盛,令人感到有些忙碌。诗人用“留连昼景通三夜”形容元宵节期间白天与夜晚的连续欢庆,人们沉浸在欢乐中,直到夜晚的灯火通明照亮了整个城市。
最后一句“游客不知千古意,看人看火漫奔奔”,揭示了元宵节热闹场景背后的深层含义。虽然游人只顾欣赏花灯和人群,但他们并未真正理解这个节日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诗人以“漫奔奔”形容人们的匆忙和盲目,流露出对人们沉浸于表面繁华而忽视传统底蕴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宋代元宵节的热闹景象,同时也寓含了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忧虑。
公馀春日长,亭午吏已退。
山行步晴碧,松影踏鲜翠。
杖移苔点穿,蜂抱花须坠。
酒盏释春愁,楸枰醒昼睡。
行乐须及时,谁能六经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