嫩旭窥帘曙色新。钗梁初整晓妆人。
堂前柏酒绥眉诗,案上诗笺贺好春。
调玉轸,忆金门。几多芳景负闲身。
而今消得看花幅,吟瘦江梅自写真。
嫩旭窥帘曙色新。钗梁初整晓妆人。
堂前柏酒绥眉诗,案上诗笺贺好春。
调玉轸,忆金门。几多芳景负闲身。
而今消得看花幅,吟瘦江梅自写真。
这首诗描绘了元日早晨的清新景象与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感慨。首句“嫩旭窥帘曙色新”以细腻之笔勾勒出晨光初照、窗帘微透的宁静画面,透露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清新感。接着,“钗梁初整晓妆人”描绘女子在晨光中整理妆容的情景,充满了生活气息和女性的柔美。
“堂前柏酒绥眉诗,案上诗笺贺好春”两句,通过堂前摆放的柏酒和案上的诗笺,展现了节日的氛围以及对新年的美好祝愿。这里巧妙地将传统习俗与诗人的内心情感融合,既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调玉轸,忆金门。几多芳景负闲身”则转而抒发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珍惜之情。“玉轸”指琴,暗示诗人内心的琴瑟和谐,而“金门”则可能象征着往昔的辉煌或理想之地。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下时光的珍惜。
最后,“而今消得看花幅,吟瘦江梅自写真”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诗人通过观赏江边瘦弱的梅花,寄托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和对美的追求。这里的“瘦”字不仅描绘了梅花的姿态,也暗含了诗人对自己精神状态的描述——虽然生活可能并不如意,但依然能够保持对美的欣赏和追求,展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汲水驱炎热。晚些儿、披衣露坐,待他凉月。
俄顷银盘从海际,推上璇霄璧阙。
尽散作、满怀冰雪。
万里河潢收卷去,掩长庚、弧矢光都灭。
一大片,琉璃揭。玉捣药何时歇。
几千年、阴晴隐现,团圆亏缺。
月缺还圆人但老,重换朱颜无诀。
想旧日、嫦娥心别。
且吸琼浆斟北斗,尽今来、古往俱休说。
香茉莉,正清绝。
利欲醺人心,浓如饮醇酎。
沉湎死不休,宁论千日久。
岂知糟邱中,醒狂亦时有。
天地育万汇,亦各赋匹偶。
人情岂相远,好恶随妍丑。
集之年方壮,濯濯春月柳。
性独与人殊,无妇奉箕帚。
丈室誇醉梦,作诗诏朋友。
古来醉梦人,亡羊孰先后。
寒儒醉糟粕,酸涩宁可口。
庄生梦蝴蝶,幻境徒纷纠。
富贵得志士,列屋罗螓首。
象床粲锦幄,疏绮深朱牖。
酣寝唤不醒,鼻息春雷吼。
梅花霜雪姿,纸帐蔬荀臭。
问君有何好,甘作老鳏叟。
穷状徒累累,鸯债长负负。
犹如荷旃人,难论纯绵厚。
但问雪煎茶,何如羊羔酒。
喜冰澌初泮,微和渐入、东郊时节。
春消息,夜来顿觉,红梅数枝争发。
玉溪仙馆,不是个、寻常标格。
化工别与、一种风情,似匀点胭脂,染成香雪。
重吟细阅。比繁杏夭桃,品格真别。
只愁共、彩云易散,冷落谢池风月。凭谁向说。
三弄处、龙吟休咽。
大家留取,时倚阑干,闻有花堪折,劝君须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