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衣巷口问王家,池籞轻风一驻霞。
抹摋长安春色里,南来犹忆曲江花。
乌衣巷口问王家,池籞轻风一驻霞。
抹摋长安春色里,南来犹忆曲江花。
这首诗描绘了在王氏园中观赏牡丹的情景,充满了春天的气息和对美好事物的怀念。首句“乌衣巷口问王家”,以乌衣巷这一历史遗迹为背景,引出对王氏园的探寻,营造了一种古朴而神秘的氛围。接着,“池籞轻风一驻霞”一句,通过轻柔的春风和池畔的霞光,渲染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画面,仿佛置身于一幅生动的春日画卷之中。
“抹摋长安春色里”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长安的春色融入其中,暗示了牡丹不仅是眼前的美景,也是长安乃至更广阔地域春天的象征。最后,“南来犹忆曲江花”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特别是对曲江花的回忆,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既有对眼前景致的赞叹,也有对往昔岁月的追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过往生活的深情回忆,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生活情趣和情感表达的独特追求。
月被云迷,花逢雨折,古今缺事难全。
一夜江风,无端吹坠尘寰。
芳心枉自如霜洁,怎禁它、一例摧残。
證前生、欲诉梅花,梦断孤山。
含葩自是侬于画,到飘零狼藉,同此凄然。
绿章谁奏,柔魂莫问青天。
斜阳依旧迷蝴蝶,妒双飞、怕卷帘看。
任东风、收拾春光,莫惜华年。
养蚕如养儿,饥饱谨护视。
蚕饥蚕娘愁,蚕饱蚕娘喜。
朝采桑,暮采桑,日晡未食鸣饥肠。
侬食不饱犹自可,蚕若饥时愁煞我。
典却青布裙,买取绿桑叶。
絮祷马头娘,愿蚕食努力。
蚕腹日饱蚕身肥,吐丝盈箔光辉辉。
用织机中锦,为谁身上衣。
卖新丝,粜新谷,全家饱暖出蚕腹,那惜经旬废膏沐。
养蚕养蚕辛苦多,今年蚕事定如何?
几多大道青楼女,裁剪歌衫要绮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