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程帅游习池三首·其二》
《次韵程帅游习池三首·其二》全文
宋 / 陈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清明胜赏尚容追,不减觞浮曲水时。

坐觉晴云恋歌扇,看供吟笔泻天池。

春光有底遽如许,酒量勉添些子儿。

可但大堤民气乐,啼莺语燕共嬉嬉。

(0)
翻译
清明时节的美景仍然值得追忆,不逊于饮酒游曲水的欢乐时光。
坐在那里,感觉晴空中的云朵仿佛被歌声吸引,看着它们像是为诗人的笔触倾泻在天空的池塘中。
春天的风光为何如此迅速消逝?只好勉强增加一些酒量来应对。
不仅是大堤边的百姓心情愉快,连黄莺和燕子也在欢快地鸣叫嬉戏。
注释
清明:清明节。
胜赏:美好的景色。
尚:还。
容追:可以追忆。
觞:酒杯。
浮:漂浮。
曲水:古代习俗,以曲折的水流边饮酒作乐。
晴云:晴朗的云彩。
歌扇:歌者的扇子,可能象征着歌声。
天池:天空的池塘,比喻无尽的灵感。
遽:突然。
如许:如此。
勉添:勉强增加。
大堤:河边的大堤。
民气:百姓的心情。
嬉嬉:快乐的样子。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清明时节诗人与程帅一同游历习池的欢乐场景。首句“清明胜赏尚容追”,点明了节令,暗示了赏景的好时光。次句“不减觞浮曲水时”则回忆起过去的曲水流觞之乐,表明今日之游同样兴致盎然。

“坐觉晴云恋歌扇”运用拟人手法,写晴空的云朵似乎被歌声吸引,增添了诗意氛围。而“看供吟笔泻天池”则形象地描述了诗人醉心于美景,灵感如泉水般涌出,构思佳句。

“春光有底遽如许”感叹春天的美景为何如此迅速消逝,诗人借此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最后一句“可但大堤民气乐,啼莺语燕共嬉嬉”,描绘出大堤上百姓欢声笑语,连鸟儿也加入其中,共享春日之乐,展现出一幅和谐欢快的图景。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明游池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与友人共度佳节的愉悦心情。

作者介绍
陈造

陈造
朝代:宋

陈造(1133年~1203年)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生于宋高宗绍兴三年,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以词赋闻名艺苑,撰《芹宫讲古》,阐明经义,人称“淮南夫子”。范成大见其诗文谓“使遇欧、苏,盛名当不在少游下。”尤袤、罗点得其骚词、杂著,爱之手不释卷。郑兴裔荐其“问学闳深,艺文优赡”。调太平州繁昌尉,改平江府教授,寻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权知州事。房州秩满,为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於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
猜你喜欢

坊州按狱苏氏庄记室二贤自鄜州走马相访留连数日发后独坐寂寞因成诗寄之

十年一相见,世俗信多岐。

云雨易分散,山川长间之。

我衔凤阙恩,按狱桥山陲。

君在龙骧府,掌奏羽檄词。

相去百馀里,魂梦自相驰。

形容在胸臆,书札通相思。

烦君爱我深,轻车忽载脂。

塞门秋色老,霜气方凝姿。

此地少平川,冈阜相参差。

谁知路非远,行者多云疲。

君能犯劲风,信宿凌欹危。

情亲不自倦,下马开双眉。

相对坐沉吟,屈指惊岁时。

万事且莫问,一杯欣共持。

阳乌忽西倾,明蟾挂高枝。

卷帘引瑶玉,灭烛临霜墀。

中庭有疏芦,淅淅闻风吹。

长河卷云色,凝碧无瑕疵。

一言开我怀,旷然澹希夷。

悠悠夜方永,冷思偏相宜。

眉睫无他人,与君闲解题。

陶然叩寂寞,更请吟清诗。

得意且忘言,何况竹与丝。

顷刻过三夕,起坐轻四肢。

明朝告行去,惨然还别离。

出门送君去,君马扬金羁。

回来坐空堂,寂寞无人知。

重重碧云合,何处寻佳期。

(0)

车驾西游因而有作

宣曲长杨瑞气凝,上林狐兔待秋鹰。

谁将词赋陪雕辇,寂寞相如卧茂林。

(0)

赠僧云栖

麈尾与筇杖,几年离石坛。

梵馀林雪厚,棋罢岳钟残。

开卷喜先悟,漱瓶知早寒。

衡阳寺前雁,今日到长安。

(0)

四皓

商于角里便成功,一寸沈机万古同。

但得戚姬甘定分,不应真有紫芝翁。

(0)

偈·其二

牛皮靸露柱,露柱啾啾叫。

凡耳听不闻,诸圣呵呵笑。

(0)

明冰篇

北陆苍茫河海凝,南山阑干昼夜冰。

素彩峨峨明月升,深山穷谷不自见。

安知采斲备嘉荐,阴房涸冱掩寒扇。

阳春二月朝始暾,春光潭沱度千门。

明冰时出御至尊,彤庭赫赫九仪备。

腰玉煌煌千官事,明冰毕赋周在位。

忆昨沙漠寒风涨,昆崙长河冰始壮。

漫汗崚嶒积亭障,噰噰鸣雁江上来。

禁苑池台冰复开,摇青涵绿映楼台。

豳歌七月王风始,凿冰藏用昭物轨,四时不忒千万祀。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