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生著意在荣观,炊熟黄粱万虑宽。
溢目琴书聊自乐,半窗风月不吾悭。
从谁更觅安心法,回首几经行路难。
料想已能同水镜,任他胸次九疑山。
劳生著意在荣观,炊熟黄粱万虑宽。
溢目琴书聊自乐,半窗风月不吾悭。
从谁更觅安心法,回首几经行路难。
料想已能同水镜,任他胸次九疑山。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状态。开篇“劳生著意在荣观,炊熟黄粱万虑宽”表达了诗人对于物质生活的满足与对精神世界的向往。在这个基础上,诗人通过“溢目琴书聊自乐,半窗风月不吾悭”展现了一种安贫乐道、自得其乐的情怀。
接下来的“从谁更觅安心法,回首几经行路难”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内心平静的追求和对过去艰难历程的反思。结尾两句“料想已能同水镜,任他胸次九疑山”则是诗人自信地表达了自己已经达到了与自然和谐相处、超然物外的心境,即使面对生命中的种种困惑,也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整首诗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展现了一种高远的人生态度和深邃的情感世界。
秋后钟山,苍翠色、可供餐食。
登临处、怨桃旧曲,催梅新笛。
江近蘋风随汐落,峰高松露和云滴。
叹头童、齿豁已成翁,犹为客。老怀抱,非畴昔。
欢意思,须寻觅。人间世、假饶百岁,苦无多日。
已没风云豪志气,只思烟水闲踪迹。
问何年、同老转溪滨,渔钩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