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州积庆,到如今千载,芳传遗绪。
世袭簪缨来旧治,依约棠阴如故。
百里休声,三年遗爱,若迹高今古。
邑人尽道,郎君福过渠父。
州县岂久徒劳,汉家密令,须作三公去。
今入花城称寿处,他日荣归禁路。
黄贴天有,上尊名酒,押赐传天语。
朱颜绿鬓,腰黄绸蹙金缕。
延州积庆,到如今千载,芳传遗绪。
世袭簪缨来旧治,依约棠阴如故。
百里休声,三年遗爱,若迹高今古。
邑人尽道,郎君福过渠父。
州县岂久徒劳,汉家密令,须作三公去。
今入花城称寿处,他日荣归禁路。
黄贴天有,上尊名酒,押赐传天语。
朱颜绿鬓,腰黄绸蹙金缕。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词人吴儆所作,名为《念奴娇·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股淡淡的乡愁和对故土的深情。"延州积庆,到如今千载,芳传遗绪"几句话,就已经描绘出了一种悠久而又温馨的历史氛围,延州自古以来就有着积累的喜庆祥瑞,现在时过境迁,这份美好依旧流传于世。
接着的"世袭簪缨来旧治,依约棠阴如故"则透露出一种家族和地方深厚的情感联系。簪缨代表的是官职的象征,而世代相传,则意味着家族在这个地方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稳固的地位。棠阴之下,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一种怀念,依旧如故,则表明诗人对于这份历史和记忆的珍视。
"百里休声,三年遗爱,若迹高今古"中的“百里”可能是指某个地方,而“休声”则意味着安宁无忧。三年的时间跨度,以及对遗留下来的爱恋之情的回味,都在强调一种超越时空的深厚情感。"若迹高今古"则是一种比喻,表达的是这种情感就像高山古迹一样,历久弥新,不受时间的侵蚀。
"邑人尽道,郎君福过渠父"一句中,“邑人”指的是当地的人们,而“郎君”则可能是对某个人的尊称。这句话表达了人们对于这位郎君的赞誉,他的福分甚至超过了他的父亲,这在古代社会中是一种极高的评价。
"州县岂久徒劳,汉家密令,须作三公去"则可能是在说这个地方(州县)不应该长时间处于辛勤劳作而没有成就的情况。汉家的密令,则是指朝廷的秘密命令,而“须作三公去”则是在劝告或者期望着某人能够达到三公的地位,即成为朝中的高官。
"今入花城称寿处,他日荣归禁路"中,“花城”可能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诗人在这里庆祝自己的长寿,而“他日荣归禁路”则是在描绘未来某一天能够荣耀地返回家乡的情景。禁路通常指的是皇宫内的道路,这里可能是对将来能够得到朝廷重用的一种期待。
"黄贴天有,上尊名酒,押赐传天语"中的“黄贴”可能是一种皇家的诏书或者命令,而“上尊名酒”则是在说有一种由皇帝命名的美酒。"押赐传天语"则是在描绘一种由皇帝亲自颁布的恩赐和圣旨的情景。
最后,“朱颜绿鬓,腰黄绸蹙金缕”则是对某人或者某个场合的形象描述。朱颜可能指的是红润的面色,绿鬓则是在描绘青春的头发,而“腰黄绸蹙金缕”则是在描绘华丽的衣着,其中金缕可能是用金线织成的装饰。
整首诗通过对故土和家族历史的回忆,对个人荣耀和未来的憧憬,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若耶溪畔醉秋风,猎猎船旗照水红。
后夜钱塘酒楼上,梦魂应绕浙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