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隐居即事有怀潮州三首·其一》
《隐居即事有怀潮州三首·其一》全文
宋 / 许及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屋后如屏拥碧岑,爱山叠石尚同心。

肩舆不解劳人力,振策惟便助足音。

未掷裹巾行晓色,不眠乘月坐秋阴。

幽忧莫道都无景,十月移春要满林。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中的日常场景与内心情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沉思考。

首联“屋后如屏拥碧岑,爱山叠石尚同心”,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屋后的山峦如同屏障般环绕,绿意盎然,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同时,“爱山叠石尚同心”一句,不仅赞美了山石的美丽,更寓意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颔联“肩舆不解劳人力,振策惟便助足音”,描述了诗人乘坐竹轿游览山间的情景,竹轿轻便,无需过多人力,而诗人则手持竹杖,悠然自得地欣赏沿途风光,体现了隐居生活的闲适与自在。

颈联“未掷裹巾行晓色,不眠乘月坐秋阴”,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夜游山林的场景。清晨时分,诗人披着头巾,漫步于晨光之中;夜晚,他不眠不休,乘着月色,坐在秋日的阴凉中,享受着宁静与清幽,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悟和对生活的独特体验。

尾联“幽忧莫道都无景,十月移春要满林”,在看似矛盾的表述中,诗人表达了对生活中的美好景致的发现与珍惜。即使在深秋时节,诗人也能从自然中找到春天般的生机与活力,暗示了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内心的乐观与希望永远不会消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隐居生活中的自然之美、心灵之静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许及之
朝代:宋

许及之(?~一二○九),字深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淳熙七年(一一八○)知袁州分宜县(明正德《袁州府志》卷六)。以荐除诸军审计,迁宗正簿。十五年,为拾遗。光宗受禅,除军器监、迁太常少卿,以言者罢。绍熙元年(一一九○)除淮南东路运判兼提刑,以事贬知庐州。召除大理少卿。宁宗即位,除吏部尚书兼给事中。以谄事韩侂胄,嘉泰二年(一二○二)拜参知政事,进知枢密院兼参政。韩败,降两官,泉州居住。嘉定二年卒。 
猜你喜欢

阳翟冬夜

便往吾何敢,长闲力未能。

寒炉夜篝火,急雪暗翻灯。

唤客初无酒,敲门尚有僧。

不嫌空四壁,相对倚枯藤。

(0)

秋日即事四首·其二

鬓发苍然雪欲垂,问君何苦读书为。

旁人不会回头意,犹记田光盛壮时。

(0)

和成士瑴鹿女泉诗

成子东游十日程,驼裘颠倒帽攲倾。

新诗顿数神仙事,病耳忽闻京洛声。

去住闲经几尘刹,往来相望一牛鸣。

再寻六月山前路,分我寒泉数勺清。

(0)

曹南官舍书事

去岁头已白,今年眼复昏。

不忧穷刺骨,仍有病伤魂。

酒薄如官冷,年丰荷主恩。

空庭闲草木,终未答乾坤。

(0)

唐张琯书记梁时妇人黄鼎因侯景乱没北齐为小校胡儿所虏生二子后附海舶归闻鼓角得岸乃知是会稽郡鼎先在梁许嫁张固及归固适为剡令求与相见不可乃遣令送之宣城鼎在齐时作秋风曲渡海时又作诗三章琯书称其词凄怨自琯时已不传

万里秋风曲,三章渡海诗。

绝胜汉公主,略似蔡文姬。

故国山河在,荒城鼓角悲。

何如觅张固,不用忆胡儿。

(0)

有怀宿州城北因作诗寄才仲

宿州古城城北隅,雨罢晴开如画图。

杂花乱蕊未须道,白杏一枝天下无。

香风袅袅入短袖,明月萧萧随蹇驴。

二年不复见此乐,清江万顷正愁予。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