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忆九华》
《忆九华》全文
唐 / 罗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九华巉崒荫柴扉,长忆前时此息机。

黄菊倚风村酒熟,绿蒲低雨钓鱼归。

干戈已是三年别,尘土那堪万事违。

回首佳期恨多少,夜阑霜露又沾衣。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iǔhuá
táng / luóyǐn

jiǔhuáchányìncháifēichángqiánshí
huángfēngcūnjiǔshú

绿diàoguī
gānshìsānniánbiéchénkānwànshìwéi

huíshǒujiāhènduōshǎolánshuāngyòuzhān

注释
巉崒:形容山势险峻。
柴扉:简陋的木门。
息机:静心养性,停止世俗事务。
干戈:借指战争。
万事违:所有的事情都违背了心意。
佳期:美好的时光或约定。
夜阑:深夜。
霜露:夜间结出的露水。
翻译
九华山峻峭的山岩遮蔽着简陋的柴门,常常想起那时来这里静心养性。
黄色的菊花在秋风中摇曳,乡村里的酒已经酿熟,绿色的菖蒲在细雨中低垂,人们钓鱼归来。
战火已持续了三年,分离的日子让人难以承受,世事变迁令人感慨万分。
回望过去的美好时光,遗憾和思念有多少,深夜的霜露又打湿了我的衣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怀旧之情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自己对过去的深切思念。

"九华巉崒荫柴扉,长忆前时此息机。" 这两句以壮丽的山峰和荒废的门扉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记忆的久久不忘。九华可能指的是某个具体的地方,而巉崒荫柴扉则营造出一幅荒凉古旧的画面,息机意味着停留和回味。

"黄菊倚风村酒熟,绿蒲低雨钓鱼归。" 这两句诗通过黄菊盛开、村酒酿熟以及绿蒲中钓鱼归来等景象,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生机勃勃的乡村生活场景,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平淡生活的向往。

"干戈已是三年别,尘土那堪万事违。" 这两句表达了对亲朋好友久别后的思念之情,以及面对岁月流转和世事变迁时的无奈感。干戈指的是武器,但在这里可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三年别则意味着长时间的分离。

"回首佳期恨多少,夜阑霜露又沾衣。" 最后两句诗则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一种总结和感慨。佳期指的是过去美好的时光,恨多少表达了无尽的遗憾,而夜阑霜露沾衣,则是在夜深人静时分感到寒冷和湿润,这也象征着内心的孤独和哀伤。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一种浓郁的怀旧情感和对美好时光难以割舍的心理状态。

作者介绍
罗隐

罗隐
朝代:唐   字:昭谏   籍贯: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   生辰:833-909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
猜你喜欢

幽居杂咏七十四首,自洪武十一年平原还家作也·其二十三

村醪旧瓮按新篘,四月蚕成麦亦收。

但使百年都若此,吾今于世亦何求。

(0)

姑苏台

袅袅江风泛玉台,荔枝香老木瓜开。

娥眉不饮杯中酒,日暮阊门野鹿来。

(0)

怀揭孟固

弱水神仙路渺然,欲从何处问群仙。

金门正合客方朔,沧海宁当老郑虔。

白玉堂前秋月冷,紫薇花上晓风颠。

吟魂想挹天光近,凤尾游丝五色鲜。

(0)

落花曲

昨日见花开,今日见花落。

花落花开还满枝,人老终无年少时。

劝君及时且行乐,莫管花开与花落。

(0)

拟古诗十九首·其十四去者日以疏

白日无流光,逝水无回波。

浮生类转烛,运尽归山阿。

松柏夹长路,高坟起嵯峨。

古来皆若此,咄咄将奈何。

谁弦雍门琴,和此薤露歌。

(0)

病起谩书

平生愿望出流尘,一病奄奄困此身。

三十始成从政事,两恩俱未报君亲。

已知得失非由我,始信乾坤不负人。

馈药时来拜康子,病根拔去满胸春。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