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遗玉兰栽,云花备清馥。
戒僮植深土,殷勤养根玉。
秋霜己脱叶,挺挺条肄秃。
识者曰山柿,盗名饵公欲。
举世好相欺,牖耳多涂目。
余性易信人,指马不知鹿。
凭阑祗发笑,罪遗亦何足。
谓信止豚鱼,未始及草木。
有遗玉兰栽,云花备清馥。
戒僮植深土,殷勤养根玉。
秋霜己脱叶,挺挺条肄秃。
识者曰山柿,盗名饵公欲。
举世好相欺,牖耳多涂目。
余性易信人,指马不知鹿。
凭阑祗发笑,罪遗亦何足。
谓信止豚鱼,未始及草木。
这首明代诗人沈周的诗《客遗山柿绐为玉兰戏而赋此》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关于误会与幽默的故事。诗中,诗人收到客人赠送的山柿,误以为是珍贵的玉兰花(玉兰栽),因其花朵洁白且香气浓郁(云花备清馥)。他精心照料这株植物,期待其成长,然而秋天霜降后,叶子脱落,露出实为山柿的事实(秋霜已脱叶,挺挺条肄秃)。
诗人自嘲说,世人都善于欺骗,连自己也未能识破真相(识者曰山柿,盗名饵公欲)。他感叹世人容易受骗,自己也不例外(举世好相欺,牖耳多涂目)。面对这个误会,诗人只是轻笑,认为即使被骗,对于赠予的山柿也无足挂齿(凭阑祗发笑,罪遗亦何足)。最后,他反思自己的轻信,承认自己对人的信任甚至超过了对植物(谓信止豚鱼,未始及草木)。
整首诗寓言性强,通过日常小事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和世态的虚伪,同时也展现出诗人豁达的胸襟和自我反省的态度。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