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济南喜得家书·其二》
《济南喜得家书·其二》全文
明 / 汪广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一心忧国事,何事更关情。

慈母怜垂老,痴儿想学行。

久违甘旨奉,遥隔四千程。

感慨秋风里,阴蛩劳夜鸣。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汪广洋所作的《济南喜得家书(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忧虑,以及对家庭的深深挂念。首句“一心忧国事”,直接点明了诗人的爱国情怀,他将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体现了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接着,“何事更关情”一句,似乎在反问自己,除了国家大事,还有什么事情能触动他的心弦。这种自省式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家庭的深切关怀。

“慈母怜垂老,痴儿想学行。”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对年迈母亲的怜悯和对幼子成长的期待。慈母的爱与痴儿的成长,构成了家庭生活的温馨画面,与前文的国家忧虑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诗人作为普通人的一面。

“久违甘旨奉,遥隔四千程。”诗人感叹因公务繁忙而久别家乡,无法亲自侍奉父母,只能通过书信传递思念之情。这句不仅表达了对家庭的歉意,也流露出对亲情的珍视和对远方亲人的牵挂。

最后,“感慨秋风里,阴蛩劳夜鸣。”诗人身处秋风之中,内心感慨万千,借蟋蟀的鸣叫来抒发自己的情绪。蟋蟀的叫声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凄凉,象征着诗人的孤独与无奈,同时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国家的忧虑,又有对家庭的深情,展现了诗人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在国家与家庭之间所面临的复杂情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比喻,诗人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相结合,使得作品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汪广洋

汪广洋
朝代:明   字:朝宗   籍贯:江苏高邮   生辰:? ~1379

汪广洋(? ~1379),江苏高邮人,字朝宗,明朝初年宰相,重臣。汉族。元末进士出身,通经能文,尤工诗,善隶书。朱元璋称赞其“处理机要,屡献忠谋”,将他比作张良、诸葛亮。年少时跟随太祖朱元璋起义反元,被朱元璋聘为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受命参与常遇春军务。明朝建立后,先后担任山东行省、陕西参政、中书省左丞、广东行省参政、右丞相职务。受封忠勤伯。洪武十二年(1379年),因受胡惟庸毒死刘基案牵连,被朱元璋赐死。著有《凤池吟稿》、《淮南汪广洋朝宗先生凤池吟稿》。《明诗综》收其诗三十一首。
猜你喜欢

金陵八咏和湛宗伯·其六梅花水

泉生石底无泥滓,复映梅花清可怜。

山人濯缨明月下,一夜高咏蕊珠篇。

(0)

阳湖曲赠王礼部直夫十首·其十

明湖落天影,澹澍古城边。

春风艳阳月,满镜百花然。

(0)

施子仁湖山画障歌

吴趋祇誇金阊丽,何如震泽东山美。

夏后旧导三江流,范蠡初逃五湖水。

波心罗列七十峰,蓬壶散插碧海中。

尘寰断绝烟岛远,灵桥上与银河通。

栖岩架壑多隐居,楼悬阁转傍青虚。

侯封共指千秋橘,饱饭仍兼万顷鱼。

此中遗逸盛才杰,乐志披心任交结。

春申宾客广文词,庆忌后人能射猎。

人生有缘生福地,有酒长对包山醉。

但持绿鬓傲林泉,何用青衫走城市。

不到山中三十年,忽开图画兴翻然。

春来裹茗摇烟艇,与尔先尝悟道泉。

(0)

哀摄泉居士三首·其三

感激投胶契,酸凄属纩言。

白头馀积恨,黄壤誓酬恩。

往事成今古,交情接子孙。

独怜孤凤羽,能慰九泉魂。

(0)

山桥候送王道思

念与高人别,郊圻出饯遥。

阳乌先羽节,夏叶暗河桥。

凤起文堪羡,鹏抟势莫招。

愿敷邹鲁化,终赞圣明朝。

(0)

寿华母

莱妇仍闻住帝城,班姑何必教宫庭。

家规累世传为训,子姓成行颔不名。

舞鹤自能翻寿曲,萱花元解散忧情。

琼筵绣轴寻常事,总让高门孝友声。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