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娘子.题画》
《七娘子.题画》全文
清 / 汪懋麟   形式: 词  词牌: 七娘子

疏梅修竹何葱倩。花香人影难分辨。

裙带斜飘,鬓鬟低颤。如何背却芙蓉面。

露浓苔滑鞋儿践。一枝折损春风乱。

笛里声残,陇头书远。故垂罗袂羞人见。

(0)
鉴赏

这首《七娘子·题画》描绘了一幅春日赏梅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物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美妙场景。

“疏梅修竹何葱倩”,开篇以“疏梅修竹”点明了画面的主题——梅花与翠竹,两者相映成趣,葱郁而雅致。“葱倩”二字生动地描绘了梅竹的生机勃勃与清秀之美。

“花香人影难分辨”,随着花香与人影交织在一起,难以区分彼此,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温馨的氛围,暗示了赏花之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裙带斜飘,鬓鬟低颤”,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人物的轻盈姿态和对美的追求,裙带随风飘动,鬓发轻轻摇曳,充满了动态美。

“如何背却芙蓉面”,这一句转折,似乎在描述主人公面对美景时的犹豫或害羞,背对着美丽的芙蓉花(可能象征着美好或理想),暗示了内心的复杂情感。

“露浓苔滑鞋儿践”,露水湿润,苔藓滑腻,主人公踏足其上,既体现了环境的清新自然,也暗示了人物行动的轻盈与小心。

“一枝折损春风乱”,一枝梅花被折断,扰乱了春风,这一细节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也可能是主人公情感波动的象征,引发了一种淡淡的哀愁或遗憾。

“笛里声残,陇头书远”,远处传来断断续续的笛声,伴随着远方的书信,这些元素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情感层次,表达了思念与离别的主题。

“故垂罗袂羞人见”,最后,主人公故意垂下罗纱衣袖,遮掩自己的面容,这一动作既是对美的保护,也是内心情感的流露,表现出一种含蓄而深沉的美感。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日赏梅时的自然美景与人物情感的交融,既有视觉上的美感,也有情感上的深度,是一幅生动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作者介绍
汪懋麟

汪懋麟
朝代:清   号:蛟门   籍贯:江苏江都

汪懋麟[公元一六四o年至一六八八年]字季角,号蛟门,江苏江都人。生于明思宗崇祯十三年,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七年,年四十九岁。康熙六年(公元一六六七年)进士,授内阁中书。因徐乾学荐,以刑部主事入史馆充纂修官,与修明史,撰述最富。吏才尤通敏。旋罢归,杜门谢宾客,昼治经,夜读史,日事研究,锐意成一家言。方三年,遽得疾卒。懋麟与汪楫同里同有诗名,时称“二汪”。著有百尺梧桐阁集二十六卷,《清史列传》行于世。 
猜你喜欢

和丁端叔竹梅二诗韵·其二

管领春风别有天,不论水际与山巅。

祝融玉立湖湘冻,独付寒梢笑粲然。

(0)

题梅仙山

先生吏隐寄南昌,千里来寻物外乡。

汲水尚怜春井渫,藏丹犹发夜坛光。

鹤归华表人何在,犬吠云深日自长。

我拟重来访遗迹,手支筇杖少徜徉。

(0)

过延陵

两年一剑为谁留,古邑重来四十秋。

不是过辞元亮酒,知公偏爱赤松游。

(0)

大酺·其三寿王修斋枢密

自有乾坤,扶人极,宗主须还人物。

今为何时节,满红尘富贵,絮花飘忽。

抵障狂澜,提携正印,一柱天擎突兀。

平生分明处,是从容处□,不差毫发。

把朝市山林,一般看了,无边风月。深衣清到骨。

紫枢府、谁信曾簪笏。

炊脱粟、黄鸡白酒,补菊栽梅,碧溪绕、竹篱茅屋。

无限轻描貌。都说道、诏书催发。想回首、招黄鹄。

微微自笑,惟有赤松衣钵。相陪对门石佛。

(0)

早行到慈云

出门早作慈云行,楼阁峥嵘残月明。

老耳虚鸣眼带梦,恍然和宁闻六更。

(0)

寄魏倅万初

衣冠古雅御风行,为我迟留半日程。

未盍簪时劳梦寐,一倾盖后见生平。

相看惟有兴亡叹,欠死难将出处评。

回首梅花古松下,忍寒终不惹春情。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