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土劳劳未隐身,经营深愧郤嘉宾。
纸窗竹榻相将老,杂树幽花次第春。
未恨凝尘空四壁,更能邀月作三人。
凭君莫笑规模俭,政恐光华不称贫。
尘土劳劳未隐身,经营深愧郤嘉宾。
纸窗竹榻相将老,杂树幽花次第春。
未恨凝尘空四壁,更能邀月作三人。
凭君莫笑规模俭,政恐光华不称贫。
这首诗是明代文徵明的作品《答陈道复》,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朴素态度和淡泊心境。首句“尘土劳劳未隐身”,描绘了诗人忙碌于尘世,但并未完全被世俗所淹没,暗示了其内心的坚守。第二句“经营深愧郤嘉宾”则流露出对自己勤勉生活的自谦,认为自己的生活简单,无法与嘉宾的奢华相比。
接下来,“纸窗竹榻相将老”,诗人以简朴的生活方式为伴,纸窗竹榻成为岁月的见证者,展现了他对自然与简朴生活的热爱。“杂树幽花次第春”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到来,即使在平凡中也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未恨凝尘空四壁,更能邀月作三人”这两句富有诗意,表达出诗人并不因环境简陋而感到遗憾,反而能与月共饮,享受孤独中的宁静,体现了他的豁达与超脱。
最后两句“凭君莫笑规模俭,政恐光华不称贫”直接表白心迹,劝告朋友不要嘲笑他的简朴,他担心过于华丽的生活方式会与他的清贫身份不符,表达了诗人对质朴生活的坚守和对贫富观念的独特理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展现出文徵明淡泊名利、崇尚简朴的人生态度,以及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微云澹清夕,置酒临高台。
逍遥敛巾帻,既酌仍停杯。
呼童灭华烛,以待明月来。
始望东南端,复集西北阶。
须臾见光彩,流影渐裴回。
徘徊欲起舞,倾我尊与罍。
圆光皎中天,大地无纤埃。
俯视曲水湄,谩观波萦回。
零露时已盈,桂树先秋开。
城上有警柝,广庭多古槐。
东家嫠妇泣,西家弦管催。
时固有如此,我独何悠哉。
长歌达明曙,乐此平生怀。
南州乱无家,寇盗纵横驰。
白骨蔽原野,火炎城与池。
千里何萧条,四顾令人悲。
倬哉皖公城,当此江之湄。
崇墉上峨峨,阵列纷鱼丽。
明公秉高节,德泽被华滋。
而蒙天子恩,慰尔长渴饥。
大田既多稼,王师良有仪。
君行利攸往,乐土寔在兹。
嘉宾复来集,兼遂平生知。
春兰丽芳渚,鸣凤翔高枝。
裴回歧路侧,未忍言别离。
别离何以赠,载咏南山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