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卯六月初一日,苍然亭下楚囚立。
山河颠倒纷雨泣,乙亥七夕此何夕。
煌煌斗牛剑光湿,戈鋋彗云雷电击。
三百馀年火为德,须臾风雨天地黑。
皇纲解纽地维折,妾妇偷生自为贼。
英雄扼腕怒须赤,贯日血忠死穷北。
首阳风流落南国,正气未亡人未息。
青原万丈光赫赫,大江东去日夜白。
己卯六月初一日,苍然亭下楚囚立。
山河颠倒纷雨泣,乙亥七夕此何夕。
煌煌斗牛剑光湿,戈鋋彗云雷电击。
三百馀年火为德,须臾风雨天地黑。
皇纲解纽地维折,妾妇偷生自为贼。
英雄扼腕怒须赤,贯日血忠死穷北。
首阳风流落南国,正气未亡人未息。
青原万丈光赫赫,大江东去日夜白。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爱国主义者文天祥的作品,名为《过零丁洋》,表现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己卯六月初一日,苍然亭下楚囚立。” 这两句表明时间地点,设定了一种沉郁、压抑的情境,通过历史上的楚囚对比现实,传达出诗人心中的不平与忧虑。
“山河颠倒纷雨泣,乙亥七夕此何夕。” 这里借助自然景象和历史事件,抒发对国家危难的哀叹。山河颠倒形容天地变色,国家动荡;纷雨泣则是自然界在哭泣,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关心;乙亥七夕指的是中秋佳节,但此时却是国破家亡之夜,反衬出诗人的悲凉心情。
“煌煌斗牛剑光湿,戈鋋彗云雷电击。” 这两句描写天象变化,斗牛剑光湿可能指的是星辰失去了往日的明亮,戈鋋彗云则是彗星出现,预示着灾难;雷电的猛烈打击增强了紧张和危机感。
“三百馀年火为德,须臾风雨天地黑。” 这里诗人回顾历史,认为历经三百馀年,火德(南宋皇室的德运)已成过去式,而现在则是风雨交加,天地昏黑,象征着国家的衰败和动荡。
“皇纲解纽地维折,妾妇偷生自为贼。” 皇纲解纽形容朝纲不振,国之大计已乱;地维折则是根本被摧毁,比喻国家政权的崩溃。后一句则抒发了诗人对那些在危难时刻苟且偷生的人的鄙视,将他们比作贼。
“英雄扼腕怒须赤,贯日血忠死穷北。” 这两句中,“英雄”指的是有抱负、愿为国家牺牲的忠诚之士;“扼腕怒须赤”形容这种人在国破家亡时的愤慨与悲痛;“贯日血忠死穷北”则表现了他们即使身处绝境,也要以身许国,至死不渝的忠诚。
“首阳风流落南国,正气未亡人未息。” 首阳指的是古代圣人的居所,这里可能象征着正统与道德;风流落南国则是文化和精神传承的意思。后一句表达了即便是在国家危难之际,正义之气尚存,忠良之人仍有生机。
“青原万丈光赫赫,大江东去日夜白。” 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心中仍然燃烧着对国家未来的希望和憧憬。青原万丈形容广阔无垠,光赫赫则是壮丽辉煌;大江东去则象征着历史的长河,即便在黑暗中,也有光明在前方。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事件的描写,以及对英雄与忠诚之士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对于国家命运的关切。
盛君仲规出名族,经史百氏无不读。
一朝披腹呈琅玕,姓名已入登科录。
南宫会试辞儒官,少年肯畏青毡寒。
虹蜺之气不轻吐,思济苍生如谢安。
韦编三绝摩挲久,箪瓢陋巷归来守。
虞山高士近相延,礼意交并世稀有。
秋风袅袅吹去航,素琴孤剑随行囊。
青衿济济远迎候,文星此夜明鳣堂。
乘时化雨多沾溉,万里青云远相待。
春风杨叶重穿时,要作盐梅登鼎鼐。
怨歌复怨歌,怨歌声如何。
妾自少小日,遍身穿绮罗。
妙选归掖庭,君王恩爱多。
晨妆对明镜,黛眉扫青螺。
春去秋又来,光阴容易过。
譬彼桃李花,不久辞枝柯。
行云断遗迹,逝水无回波。
前欢竟难续,抆泪弹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