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劫半依山,经营昔甚艰。
周遭严佛宇,直上俯天关。
登陟缘梯险,淹留布坐悭。
椽楹亦涂附,棂槛遍朱殷。
白日分明到,青云咫尺攀。
龙潭斜影落,鸟翼怯飞还。
基构从吴晋,声名动朔蛮。
灯然时照耀,梵唱每循环。
往事稠重问,前朝指顾间。
谁知息心处,香火老僧閒。
九劫半依山,经营昔甚艰。
周遭严佛宇,直上俯天关。
登陟缘梯险,淹留布坐悭。
椽楹亦涂附,棂槛遍朱殷。
白日分明到,青云咫尺攀。
龙潭斜影落,鸟翼怯飞还。
基构从吴晋,声名动朔蛮。
灯然时照耀,梵唱每循环。
往事稠重问,前朝指顾间。
谁知息心处,香火老僧閒。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颂的《次韵和丘秘校登长干寺塔》,描绘了丘秘校登临长干寺塔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描绘塔的地理位置、建筑风貌以及周围的自然景色,展现了寺庙的庄严肃穆和历史底蕴。
首联“九劫半依山,经营昔甚艰”,写塔坐落在山腰,历经沧桑,建设不易。接下来的两联“周遭严佛宇,直上俯天关”和“登陟缘梯险,淹留布坐悭”,描绘了登塔过程中的艰难与壮观,暗示了塔的高耸入云和佛教文化的深远影响。
“椽楹亦涂附,棂槛遍朱殷”细致刻画了塔的装饰细节,色彩鲜明。中间两联“白日分明到,青云咫尺攀”进一步强调塔的高度,以及登塔者仿佛能触及云端的奇妙感受。
“龙潭斜影落,鸟翼怯飞还”以自然景象烘托塔的威严,而“基构从吴晋,声名动朔蛮”则追溯了塔的历史渊源,表明其影响力远及边疆。
尾联“灯然时照耀,梵唱每循环”描绘了夜晚塔内的景象,僧侣们的诵经声回荡,体现了宁静与虔诚的氛围。最后,“往事稠重问,前朝指顾间”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而“谁知息心处,香火老僧閒”则揭示了寺庙作为心灵归宿的宁静与超脱。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长干寺塔的壮丽景象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和佛教文化的敬仰之情。
树影团云,楼阴压水,午风无力。
卷上晶帘,凉鸥梦痕碧。
芳情楚楚,应解念漂零词客。愁寂。
单舸闹红,有鸳魂栖息。青钱万陌。
难买婵娟,空香久狼籍。何时载酒,小艇任南北。
只让旧时丝柳,记得个人来历。
怕满湖金粉,还做六朝秋色。
黄童三尺世无双,笔头衮衮悬秋江。
不忧老子难为父,平生崛强今心降。
我来喜共阿戎语,应敌纵横如急雨。
生子还如孙仲谋,豚犬漫多何足数。
黄家小儿名拾得,眉如长松眼如漆。
只今数岁已动人,老人留眼看他日。
笑君老蚌生明珠,自笑此物吾家无。
君当置酒我当贺,有儿传业更何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