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踏莎行》
《踏莎行》全文
清 / 高士奇   形式: 词  词牌: 踏莎行

腊雪才融,东风乍转,梅梢历乱春还浅。

无端旧恨接新愁,新愁更逐关山远。

竹几闲凭,湘帘不卷,半床抛散残书卷。

雕梁燕子未归来,幽窗寂寞黄昏晚。

(0)
鉴赏

这首《踏莎行》描绘了一幅冬去春来,但寒意未尽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初春时节特有的氛围与情感。

首句“腊雪才融,东风乍转”,开篇即点明季节转换,腊月的积雪刚刚融化,春风悄然吹起,暗示着冬日的严寒逐渐消散,春天的气息开始弥漫。然而,“梅梢历乱春还浅”一句,又透露出春意虽至,但还显得有些浅薄和零散,梅花枝头的春色尚未完全绽放,春天的脚步似乎还在犹豫。

接下来,“无端旧恨接新愁,新愁更逐关山远”两句,情感深沉而复杂。诗人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自然景象之中,既有关于季节变换的感慨,也有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遗憾,以及对未来未知的忧虑。这里的“旧恨”与“新愁”并存,既有对过去的不舍,又有对未来的担忧,情感交织,难以释怀。

“竹几闲凭,湘帘不卷,半床抛散残书卷”几句,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孤独与寂寞。竹几旁,诗人悠闲地倚靠,湘帘未卷,室内光线昏暗,半床上散落着未读完的书籍,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这种场景不仅反映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也暗示了他内心的空虚与渴望。

最后,“雕梁燕子未归来,幽窗寂寞黄昏晚”两句,将情感推向高潮。燕子未归,象征着春天的不完整,也寄托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幽暗的窗户在黄昏时分显得更加寂寞,时间的流逝与空间的距离,让这份思念更加深刻。整首词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巧妙地融入了诗人丰富而复杂的情感,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对美好事物的深深眷恋。

作者介绍
高士奇

高士奇
朝代:清

高士奇(1645—1704年),字澹人,号瓶庐,又号江村。浙江绍兴府余姚县樟树乡高家村(今慈溪匡堰镇高家村)人,后入籍钱塘(今浙江杭州)。高士奇早年家贫,后在詹事府做记录官。康熙十五年(1676年)升为内阁中书,领六品俸薪,住在赏赐给他的西安门内。 高士奇每日为康熙帝讲书释疑,评析书画,极得信任。官至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晚年又特授詹事府詹事、礼部侍郎。死后,被追谥文恪。他平生学识渊博,能诗文,擅书法,精考证,善鉴赏,所藏书画甚富。著有《左传纪事本末》、《春秋地名考略》、《清吟堂全集》等。
猜你喜欢

春日永宁寺山亭顾中丞招游

烟晓雨初晞,亭皋春日辉。

相从穷宴赏,一倍惜芳菲。

柔草才胜藉,新条恰挂衣。

谢公方爱客,日暮不言归。

(0)

文水县驿壁读王司仆德徵诗因和其韵

长涂无骥足,短发有渔舟。

感叹如同日,羁牵自去秋。

寒灯知客意,鸣柝乱人愁。

屏上山川记,何因认汴州。

(0)

盱眙山馆

山馆雨初歇,村园菜正肥。

摘花引寒蝶,冉冉过篱飞。

(0)

秋日同参伯邵公游凤凰山

凤凰高阁俯晴空,万里蚕丛此路通。

远近川原秋色里,参差草树夕阳中。

尊前舞袖翻霜叶,天外清笳咽塞鸿。

回首旧游成梦隔,独将迟暮叹征蓬。

(0)

禽言六首·其三

归去乐,荒烟一望山花落。

夜月原头血吻新,斜阳枝上声如昨。

声如昨,长相语,微禽丁宁或可据。

兽蹄鸟迹难久游,故国关山不尔御。

不知尔家乐不乐,只是此中风雨恶。

吾非有翅不能飞,唤尔醒时吾亦归。

(0)

项羽墓

四方争逐鹿,三户可亡秦。

何事新安卒,同成马足尘。

捐金行反间,撞斗失谋臣。

今日留抔土,应惭负剑人。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