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浮玉,似凭陵沧海,蹑金鳌背。
又若骑鲸游汗漫,飞入八荒之外。
钟鼓传声,楼台倒影,不类人间世。
徘徊吟眺,恨无陶谢酬对。
今古潮落潮生,问英雄多少,与江俱逝。
直欲乘风归阆苑,疑是三生习气。
未办鱼蓑,先盟鸥鹭,奈卜邻无地。
从今清夜,梦魂应绕空翠。
我来浮玉,似凭陵沧海,蹑金鳌背。
又若骑鲸游汗漫,飞入八荒之外。
钟鼓传声,楼台倒影,不类人间世。
徘徊吟眺,恨无陶谢酬对。
今古潮落潮生,问英雄多少,与江俱逝。
直欲乘风归阆苑,疑是三生习气。
未办鱼蓑,先盟鸥鹭,奈卜邻无地。
从今清夜,梦魂应绕空翠。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意境。开篇三句“我来浮玉,似凭陵沧海,蹑金鳌背”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诗人乘坐宝船(浮玉)如同凌驾于波涛之上、踏着神兽(金鳌)的背部,形象地表达了一种飞扬的精神状态和超凡脱俗的情感体验。
接着,“又若骑鲸游汗漫,飞入八荒之外”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意境,诗人仿佛骑乘着传说中的海洋生物(鲸),在浩瀚无垠的空间中自由翱翔,这里的“八荒”指的是宇宙的边际,是一种极致的远离尘世。
“钟鼓传声,楼台倒影,不类人间世”则是对诗人所达到的境界的描述,钟鼓之声、楼台之景,都已超脱凡尘,显得不属于现实世界,这里的“倒影”可能指的是水中的倒影,增添了一种虚幻而又和谐的美感。
“徘徊吟眺,恨无陶谢酬对”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文人的向往与赞美之情,希望能有机会与他们交往,但现实中无法实现,只能在心中徘徊和吟咏。
“今古潮落潮生,问英雄多少,與江俱逝”则是在时间的流转中寻找英雄的足迹,感叹时光易逝,英雄辈出又辈去,与长河一样不断地流逝。
“直欲乘风归阆苑,疑是三生习气”表达了诗人对于仙境的向往和追求,想要随着风回到神话中的仙界(阆苑),怀疑这是否是因为多生的宿缘所致。
“未办鱼蓑,先盟鸥鹭,奈卜邻无地”则是在现实中寻找安身立命之处,但发现周围没有可以依托的地方,只能与自然界的生物(如鱼、鸟)结盟。
最后,“从今清夜,梦魂应绕空翠”预示着诗人将在今后的清净夜晚,心灵将会在空中的翠绿之中徘徊,这里的“空翠”可能指的是星空或者是宇宙的广阔。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神话传说的运用,以及个人情感和精神追求的表达,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自由与永恒的理想。
孙郎卧省正当年,曾奏嘉谋玉扆边。
事契且论龙虎榜,行藏休问孝廉船。
从军脱略矜横槊,禦魅迁流喜执鞭。
莫怪子云知遇晚,勒铭终欲上燕然。
忆昔开元全盛日,汉苑隋宫已黍离。
覆辙由来皆在说,今人还起古人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