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质亭亭怯晓霜,那堪飘泊在寒塘。
曾教眉黛窥双镜,剩得云罗贮一箱。
三月烟花成幻影,六朝金粉怅君王。
道旁欲问前情绪,遥指斜阳十里坊。
弱质亭亭怯晓霜,那堪飘泊在寒塘。
曾教眉黛窥双镜,剩得云罗贮一箱。
三月烟花成幻影,六朝金粉怅君王。
道旁欲问前情绪,遥指斜阳十里坊。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秋日清晨的孤独与哀愁。"弱质亭亭怯晓霜"写出了她纤弱的身影在霜露中颤栗,暗示了她的柔弱和敏感。"那堪飘泊在寒塘"进一步表达了她的流离失所,身处冷寂的池塘边,更显凄凉。
"曾教眉黛窥双镜"回忆了她昔日的美丽和对镜自怜的时光,而今只剩下"剩得云罗贮一箱",暗示了青春易逝,物是人非的感慨。"三月烟花成幻影"以春天的短暂和烟花的易散,象征着美好的过往如梦幻般消逝。
"六朝金粉怅君王"借六朝繁华的历史,寓言式的表达了对往昔荣华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尤其是对于君王的失落感。最后,"道旁欲问前情绪,遥指斜阳十里坊"以景结情,道旁行人欲问旧时心绪,只能指向远处夕阳映照下的街坊,留下无尽的遐想和淡淡的哀伤。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借秋柳之景抒发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闺怨诗,情感深沉,意境凄美。
混同江水秀可掬,李氏太师女如玉,妇德妇功应夙成,施鞶施衽变初熟。
舜华美艳年逾笄,未遭良匹求名族。
风流儒雅王家郎,并食东床坦其腹。
纳幣委禽六礼忧,送车百两皆丹毂。
三星在天四月中,今夕何夕会花烛。
绸缪谨始待如宾,伉俩要终贵和睦。
且闻祁祁多娣媵,将见诜诜众似续。
我来乞盟阅八千,除馆又经融火六。
老母八十漫嗟予,男女有九赋采绿。
固知我后恤不遑,人岂无情捐骨肉。
万里一身祗自怜,其谁高义哀茕独。
况复恶疾屡缠绵,呼天耻作穷途哭。
因子告行遂赠言,忽忘旧学膺天禄。
眼见云林百虑肖,人间静处即云霄。
时时醉卧听流水,低拂垂杨欠小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