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光一飞电,夙志良堪羞。
末契何所托,尘编日遮眸。
窗得竹林幽,亭有荷池胜。
浅薄谅何为,于焉托馀命。
流光一飞电,夙志良堪羞。
末契何所托,尘编日遮眸。
窗得竹林幽,亭有荷池胜。
浅薄谅何为,于焉托馀命。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吴与弼在七月二十六日创作,表达了一种对时光流逝、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以及在自然美景中寻求心灵寄托的渴望。
首句“流光一飞电”描绘了时间如闪电般快速流逝,形象地表达了岁月不待人的主题。接着,“夙志良堪羞”则反映了诗人对自己未能实现早年志向的自责和遗憾。这种情感的流露,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挣扎与不甘。
“末契何所托,尘编日遮眸”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感叹自己与真正的朋友或知己难寻,日常琐事和世俗的束缚让他难以摆脱,视线被尘世的繁杂所遮蔽。这里不仅体现了对友情的渴望,也隐含了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无奈。
接下来,“窗得竹林幽,亭有荷池胜”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通过想象中的竹林和荷池,诗人似乎找到了心灵的慰藉,这些宁静而美好的景象成为了他精神寄托的对象。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追求和向往。
最后,“浅薄谅何为,于焉托馀命”表达了诗人对自身能力有限的承认,以及在自然中寻求生命意义的尝试。在这里,诗人似乎找到了一种超脱于世俗之外的生活态度,将余生寄托于自然之中,寻求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观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个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困境中寻求心灵解脱的努力。
陟彼高冈,松柏楚楚。于日于朝,以风以雨。
日月之行,荡乎其中。山川喷薄,不出其所。
根盘太古,苍鬣虬枝。洗髓泬漻,濯魄玄夷。
白云在天,红日在地。精灵出没,与之游戏。
二仪一象,四气唯春。松耶柏耶,后众卉存。
美人洵无度,山川险且深。
轻辌前导翔,辎乘从湛湛。
结宇树申椒,菌桂蔼成林。
罗帱挂曲琼,宝瑟流哀音。
道阻莫从之,因风托微吟。
白璧欲投诚,青蝇惊我心。
愧无黄鹄翰,空悲商与参。
袖中金错力,迟回岁将阴。
因思湘妃叹,重华不可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