曩由清举玉宸知,今觉光荣冠一时。
曾入黄扉陪国论,重求绛帐就师资。
谈文讲道浑无倦,养浩存真绝不衰。
独愧铸颜恩未报,捧觞为寿献声诗。
曩由清举玉宸知,今觉光荣冠一时。
曾入黄扉陪国论,重求绛帐就师资。
谈文讲道浑无倦,养浩存真绝不衰。
独愧铸颜恩未报,捧觞为寿献声诗。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作品《过陈州上晏相公》,表达了对宰相晏殊的敬仰和感激之情。首句“曩由清举玉宸知”赞扬了晏殊过去的清廉和才识,被皇帝赏识;“今觉光荣冠一时”则强调了他在当世的威望。诗人回忆自己曾有幸在朝廷中与晏殊共商国事,“重求绛帐就师资”表达了对晏殊学识的敬仰,意即向他请教学习。
“谈文讲道浑无倦”描绘了晏殊治学严谨,诲人不倦的形象,而“养浩存真绝不衰”则赞美了他的道德修养和恒久不变的精神。最后,诗人感慨自己未能报答晏殊的恩德,只能以诗歌“捧觞为寿献声诗”来表达敬意和祝福,体现了对前辈的深深敬仰和感激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洁,展现了范仲淹对晏殊的崇敬和对自己未能尽责的自省。
张公昔蹋中朝班,夜随仙官上九关。
再拜天皇少却立,手掣云汉归人间。
钩陈熟视不呵责,坐令光耀惊尘寰。
至今公家蜀江上,紫气夜属岷峨山。
昭回断缺久未补,女娲鍊石亦已艰。
似闻天上列星怒,下问云汉何时还。
丁宁贤孙善拂拭,不用构阁深防闲。
为公作诗刻坚石,可使万古驱神奸。
溪翁捣冰时,寒甚龟手絮。
千金售词客,妙语零唾雾。
回看乌丝栏,一嫡轻百庶。
长供虿尾落,肯受蝇头污。
今朝持赠君,真似翼傅虎。
应缘未给札,欲草子虚赋。
他年五十万,渠复愿邻富。
行看醉帖来,家不设寒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