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晏冥鸿忆序归,秋深老桧冒霜肥。
居然北郭双蓝舆,对是南山一布衣。
田父酒深能见狎,贵人交浅任相非。
柴门促膝藜羹好,不为高阳旧侣稀。
岁晏冥鸿忆序归,秋深老桧冒霜肥。
居然北郭双蓝舆,对是南山一布衣。
田父酒深能见狎,贵人交浅任相非。
柴门促膝藜羹好,不为高阳旧侣稀。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弟弟初次出城,住宿在旧居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首句“岁晏冥鸿忆序归”以冥鸿(即大雁)在岁末时节南飞,引出诗人对回归的渴望,营造了一种淡淡的思乡之情。接着,“秋深老桧冒霜肥”一句,通过描写深秋时节的老桧树在霜雪中愈发茂盛,展现了自然界的坚韧与生命力。
“居然北郭双蓝舆,对是南山一布衣”两句,诗人将自己与弟弟比作山间的一双蓝舆(一种交通工具),与南山下的一个布衣(平民)相对,形象地表达了他们作为隐士般的自在生活状态。接下来,“田父酒深能见狎,贵人交浅任相非”则通过与农夫的亲密交往和对权贵的淡然态度,进一步凸显了诗人的田园情怀和对世俗名利的超脱。
最后,“柴门促膝藜羹好,不为高阳旧侣稀”两句,以简朴的柴门、促膝交谈和美味的藜羹,以及对老朋友的怀念,收束全诗,展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和真挚友情的珍视。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色和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传达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追求。
君不见游尘着空生九州,人其中间悬两眸。
杨花化萍无根蒂,风消水长东西流。
红南下湿人易老,过尽岁年还草草。
长留白日照人间,榆柳浮生转枯槁。
毬纹带绕千花黄,青娥攒眉眉细长。
莫言一尊千万寿,乃翁身命属渠手。
长安城中鬼笑人,水底纸钱能不朽。
今人不见古人心,古人不见今人事。
天上若无长生人,即是古人都尽死。
金凫银雁满江湖,神光夜夜开黄垆。
年经月纬三百卷,平生欲作何人书。
古人去去留不得,我些古人三太息。
今人莫诧山石牢,更后十年人不识。
问春春不语,谩新绿、满芳洲。
记历历前游,看花南陌,命酒西楼。
东风翠红围绕,把功名、一笑付糟丘。
醉里了忘身世,吟边自负风流。风流。莫莫复休休。
白发渐盈头。怅十载重来,略无欢意,惟有闲愁。
多情向人似旧,但小桃、婀娜柳纤柔。
望断残霞落日,水天拍拍飞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