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弈示樵夫,能言忘归路。
因看斧柯烂,孙子发已素。
孰云遗迹久,举意如旦暮。
仙弈示樵夫,能言忘归路。
因看斧柯烂,孙子发已素。
孰云遗迹久,举意如旦暮。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谢勖的作品,名为《游烂柯山(其三)》。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深切赞美以及内心世界的独特体验。
“仙弈示樵夫,能言忘归路。”开篇即设定了一种超脱尘世、与神灵交流的情境。仙弈,即仙人留下的信息或指引,示给樵夫(采伐柴火的人),而樵夫被这景象所吸引,以至于忘记了归家的路。这不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也传达了诗人对精神家园的向往。
“因看斧柯烂,孙子发已素。”随后,诗人由观赏斧削过的烂柯(古时计数用的木片)触发感慨。孙子,即后代的人,发即头发,而发已素,则是形容头发已经变白。这两句通过对物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
“孰云遗迹久,举意如旦暮。”最后两句则更加深邃。孰,即是谁的意思,孰云即是谁留下的足迹或痕迹;遗迹久,则是这些痕迹已经历经长时间的风霜。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诗人提起心中的那份感慨,如同早晨到晚上那样自然而然地流转。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生境遇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深远。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生命、时间以及精神寄托的独特思考。
去年诏锁春官闱,桓桓文阵如熊罴。
激昂辞章争自售,猎取豪俊几无遗。
五更榜帖乱人鬼,九衢姓字奔轮蹄。
维时谬从宗伯后,喜子入彀名高垂。
枫宸胪传预供奉,杏苑开宴常追随。
那知岩邑大如斗,邂逅联事同劳疲。
民顽奊诟号难治,心怯畏缩将安施。
幸蒙干略整纷冗,间以文义相娱嬉。
忘形未肯遽尔汝,执礼乃或论生师。
固知风味去人远,九牛何止争毫釐。
平生最喜我辈士,角巾野服同委蛇。
尔来亭午已休吏,五百弥月閒鞭笞。
城南桐竹富萧瑟,城北溪涨清沦漪。
颇愿吾僚哀老子,遨游使得时伸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