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彭门解嘲二首·其二》
《彭门解嘲二首·其二》全文
唐 / 薛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伤禽栖后意犹惊,偶向黐竿脱此生。

身外不思簪组事,耳中唯要管弦声。

耽吟乍可妨时务,浅饮无因致宿酲。

秦客莫嘲瓜戍远,水风潇洒是彭城。

(0)
注释
伤禽:受伤的鸟。
栖:栖息。
意犹惊:心情仍未平静。
黐竿:猎网。
身外:世俗之事。
簪组:古代官员的冠饰,借指官场。
管弦声:音乐声。
耽吟:沉醉于吟诗。
妨时务:耽误俗事。
宿酲:宿醉。
秦客:外地人。
瓜戍:地名,此处可能指偏远之地。
潇洒:清风流水的样子。
彭城:古地名,今江苏徐州。
翻译
受惊的鸟儿栖息后心情仍未平静,偶尔从猎网逃脱得以重生。
不再关心官场琐事,只愿耳边有音乐声环绕。
沉醉于吟诗或许会耽误俗事,浅酌却无法消除宿醉。
请外地客人不要嘲笑我身处偏远的瓜戍,这里清风流水,正是彭城的特色。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世事的超然与自在,追求精神自由的诗作。诗中“伤禽栖后意犹惊”表现了诗人对于往昔的忧虑和震惊,这里的“禽栖”指的是鸟类栖息之地,常用来比喻人的安身立命之所,而“后意犹惊”则是说即便已经过去,但心中的震惊还未褪去。接着的“偶向黐竿脱此生”表达了诗人想要跳出现实束缚,追求精神解放的愿望。

“身外不思簪组事,耳中唯要管弦声”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世俗琐事的超越和对艺术之声(这里特指琴声)的专注。簪组是古代妇女头饰的一种,而管弦则是音乐中的重要部分,这两者的对比,表明诗人更愿意沉浸在艺术的世界中,而非世俗的繁杂。

“耽吟乍可妨时务,浅饮无因致宿酲”显示了诗人对于时间的感悟和生活态度。这里的“耽吟”是指悠闲地品味生活,“妨时务”则是在说这种悠然自得并不影响对当下事务的处理。而“浅饮无因致宿酲”则表达了诗人即便偶尔饮酒,也不至于醉生梦死,失去自我。

最后两句“秦客莫嘲瓜戍远,水风潇洒是彭城”中,“秦客”指的是来自秦地的旅人,“莫嘲”则是不要嘲笑。诗人在这里似乎是在提醒那些从外来的人,不要轻视或嘲笑这片土地。而“瓜戍远”可能是指某种遥远的地方或心灵状态,结合上下文,这里很可能是说即便身处远方,也不失去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和体验。“水风潇洒是彭城”则是描绘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自然环境和心境。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对待,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艺术与精神自由的深刻追求,以及他在面对世俗时所保持的心灵独立与超然。

作者介绍
薛能

薛能
朝代:唐   字:太拙   籍贯:河东汾州(山西汾阳县)   生辰:817-880年

薛能(817-880年),字太拙,河东汾州(山西汾阳县)人。晚唐大臣,著名诗人。会昌六年,进士及第,补盩厔县尉。仕宦显达,历任三镇从事,累迁嘉州刺史、各部郎中、同州刺史、工部尚书,先后担任感化军、武宁军和忠武军节度使。广明元年,为许州大将周岌所逐,全家遇害。癖于作诗,称赞“诗古赋纵横,令人畏后生”。著有《薛能诗集》十卷、《繁城集》一卷 。
猜你喜欢

四月十二日至庙山僦市楼挈行李

有客难逃热,无台可纳凉。

市中投汉邸,楼上置胡床。

梅润雨谋始,槐清风议将。

北窗高卧处,何适不羲黄。

(0)

寄题盘山云峰通济桥·其二

通往通来无四旁,津梁未必不相妨。

吾行拗折津梁柱,尽放途人蹈大方。

(0)

宣州水西作

杖藜出郭一水近,石蹬古路穿松筠。

万仞绝壑倚天末,八节惊滩当寺门。

泉声飞下锦绣谷,殿影插入玻璃盆。

宣州水西天下胜,阆州城南何足云。

(0)

句·其二

僧居负高青,佛阁俯深翠。

(0)

喜得洞霄

乞身知才疏,从容荷主圣。

叫阍如杜宇,不谓天亦听。

除书入手来,一洗百念静。

复疑是梦中,惊喜久乃定。

尚馀折腰米,败我生尘甑。

要令襟见肘,始与家声称。

今兹火用事,日永南风竞。

林下听中兴,姑容老夫病。

(0)

盛夏东轩偶成五首·其四

因病不举酒,况当朱明天。

客至但茗碗,谈诗复谈禅。

甘寒百尺井,旧日陆子泉。

安得僧舍雪,霏微湿茶烟。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