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木阴薄,十叶三堕枝。
人生过五十,亦已同此时。
朝出东郭门,嘉树郁参差。
暮出西郭门,原草已离披。
南邻好台榭,北邻善歌吹。
荣华忽销歇,四顾令人悲。
生死与荣辱,四者乃常期。
古人耻其名,没世无人知。
无言鬓似霜,勿谓事如丝。
耆年无一善,何殊食乳儿。
八月木阴薄,十叶三堕枝。
人生过五十,亦已同此时。
朝出东郭门,嘉树郁参差。
暮出西郭门,原草已离披。
南邻好台榭,北邻善歌吹。
荣华忽销歇,四顾令人悲。
生死与荣辱,四者乃常期。
古人耻其名,没世无人知。
无言鬓似霜,勿谓事如丝。
耆年无一善,何殊食乳儿。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成熟的自然景象与人生哲理的交织。开篇“八月木阴薄,十叶三堕枝”写出了秋天树木繁盛却又开始凋零的情形,随后“人生过五十,亦已同此时”则以此景象比喻人到中年之后,生命力也如秋日的树叶一般渐渐凋零。这两句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引出了对人生阶段的感慨。
接着,“朝出东郭门,嘉树郁参差。暮出西郭门,原草已离披”描述了诗人早晚出行所见到的景象。东郭和西郭的不同景色映衬出时间流转与季节更迭的主题。
“南邻好台榭,北邻善歌吹”则描绘了一种安逸、富裕的生活场景,但紧接着“荣华忽销歇,四顾令人悲”又转而表达了对过往辉煌荣耀易逝的感慨和悲凉。
“生死与荣辱,四者乃常期。古人耻其名,没世无人知”这几句深刻地探讨了生命中的重大议题,如生与死、荣誉与屈辱,这些都是人类共同的命运。而“古人耻其名,没世无人知”则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功名的态度。
最后,“无言鬓似霜,勿谓事如丝。耆年无一善,何殊食乳儿”表达了诗人对晚年的感慨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头发如霜雪,意味着岁月的流逝;而“勿谓事如丝”则是在告诫不要将世事看得太重。耆年(老年)无一善,反问何异于吃乳的婴儿,这些都在探讨生命的本质和人生的意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生活感悟和超然的精神境界。
闻子扁舟将远适,令我幽居心不怿。
岂无白下诸贵游,不及吴门一佳客。
斗酒相逢何草草,不语但持归去好。
挟策耻为三上书,拂衣欲就五湖老。
江湖春涨桃花水,一路烟波通故里。
到处难辞解榻迎,及家好是秋风起。
练日候有望,阴纪回微阳。
重轮晖紫极,五云昭灵光。
元后临瑶宇,庶灵纷翱翔。
绣裳彰黼黻,委佩递琚璜。
丹醴液泰尊,洁粢维德香。
灌流秬鬯旨,燔达蘅桂芳。
中庭罗广佾,雅奏谐夏英。
瞻昊四邸奠,钧天六变张。
佳色翔卿霭,休气郁穹苍。
旭卉仰信对,迉迟斯孔享。
委祉答成祀,丕显况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