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病喜清夜,形羸心独开。
不知药鼎沸,错认雨声来。
岁晚灯烛丽,天长鸿雁哀。
书生惜日月,攲枕意茫哉。
抱病喜清夜,形羸心独开。
不知药鼎沸,错认雨声来。
岁晚灯烛丽,天长鸿雁哀。
书生惜日月,攲枕意茫哉。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夜赋》,描绘了作者在病中度过夜晚的情景。首句“抱病喜清夜”表达了诗人虽然身体不适,却因夜晚的宁静而感到一丝欢愉。接着,“形羸心独开”写出了诗人身体虚弱但内心世界却因静夜而有所触动。
“不知药鼎沸,错认雨声来”通过描述听觉上的混淆,形象地展现了诗人注意力被外界微小声响吸引,甚至误以为是雨声,流露出病中孤独和敏感的状态。接下来,“岁晚灯烛丽”描绘了深秋夜晚,灯火明亮,增添了孤寂中的些许温暖。
“天长鸿雁哀”一句,借鸿雁南飞的景象,寓言时光流逝和离别之感,使诗人对岁月的流逝和未来的不确定感怀。最后,“书生惜日月,攲枕意茫哉”直抒胸臆,一个书生在病榻上,感慨时光匆匆,人生无常,倚着枕头思绪万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病中夜景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对时光的感慨以及对生命的珍视。
老子平生,笑尽人间,儿女怨恩。
况白头能几,定应独往,青云得意,见说长存。
抖擞衣冠,怜渠无恙,合挂当年神武门。
都如梦,算能争几许,鸡晓钟昏。
此心无有新冤。
况抱瓮年来自灌园。
但凄凉顾影,频悲往事,殷勤对佛,欲问前因。
却怕青山,也妨贤路,休斗尊前见在身。
山中友,试高吟楚些,重与招魂。
春酒频开赤印灰,一尊忘我更忘骸。
青山只隔二三里,恰似高人呼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