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邑荒凉但有松,浓阴夹道势腾空。
行人破暑忙归去,未必茅檐有此风。
古邑荒凉但有松,浓阴夹道势腾空。
行人破暑忙归去,未必茅檐有此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老城邑的荒凉景象,突出松树的挺拔与生机。"古邑荒凉但有松"一句,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个时间久远、人迹罕至的废墟,但在这片萧瑟中,唯独松树依旧屹立,显示了生命力之强大。
接下来的"浓阴夹道势腾空"则形象地表达了松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浓密的阴霾似乎将道路也笼罩其中,而松枝却向上挺拔,直指苍穹,展现出一种不屈不挠、凌云之势。
第三句"行人破暑忙归去"描绘了炎热夏日人们急匆匆赶回家避暑的景象。这里的"破暑"指的是寻找阴凉处以避免酷热,表明诗人对当下季节的细腻感受。
最后一句"未必茅檐有此风"则是诗人的感慨。茅檐,即茅屋的屋檐,这里代指普通百姓的家园。诗人暗示,虽说归去之路急迫,但并非所有人家的屋檐下都能享受到这般清凉之风。这不仅是对景致的描绘,更蕴含了一种社会感慨。
整首诗通过松树与古邑废墟的对比,展现了生命的顽强与自然的馈赠,同时也流露出一丝生活中的不平等。
废登临。下霜叶、叹息秋渐深。
残螺点染遥岑,如笑我老难任。
摊书未成,睡倦枕欹,寂历少知心。
嗟此意、欲说还休,数行低雁沈沈。■暮步屧相寻。
乍轻飞温语,已散烦襟。
仿佛精庐开白下,夜阑同赏药抽簪。
如今待、收聚豪端,画那时、笠屐北湖阴。
几人更、白首扶携,但消沈醉狂吟。
梦觉黄粱熟。怪人间、曲吹别调,棋翻新局。
一片残山并剩水,几度英雄争鹿。
算到了、谁荣谁辱。
白发书生差耐久,向林间、啸傲山间宿。
耕绿野、饭黄犊。市朝迁变成陵谷。
问东风、旧家燕子,飞归谁屋。
前度刘郎今尚在,不带看花之福。
但燕麦兔葵盈目。
羊胛光阴容易过,叹浮生、待足何时足。
樽有酒,且相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