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前忽洒潇潇雨。对此暗添愁绪。点点何曾少住。
况有芭蕉树。子规啼断人何处。芳草远迷归路。
帘卷落花无数。又是春将暮。
窗前忽洒潇潇雨。对此暗添愁绪。点点何曾少住。
况有芭蕉树。子规啼断人何处。芳草远迷归路。
帘卷落花无数。又是春将暮。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中景象与内心情感的交织。开篇“窗前忽洒潇潇雨”,简练地勾勒出雨景,同时暗示了情绪的突然变化。“对此暗添愁绪”直接点明了雨引发的情感波动,愁绪在雨的映衬下更加深沉。接着,“点点何曾少住”通过反复强调雨滴的持续不断,强化了愁绪的持久性,仿佛雨滴成了愁绪的载体。
“况有芭蕉树”一句,引入了芭蕉这一意象,芭蕉叶在雨中的形态与声音,往往能激发更深层次的哀愁和孤独感,进一步丰富了情感层次。紧接着,“子规啼断人何处”运用子规鸟的叫声,象征着哀怨与离别,其啼声凄厉,似乎在呼唤远方的人,却不知人在何方,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与无奈。
“芳草远迷归路”描绘了一片茂盛的芳草,却让归途变得模糊不清,既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是对人生道路迷茫的隐喻,增加了词作的意境深度。最后,“又是春将暮”点明季节的更迭,春天即将逝去,不仅感叹时光易逝,也暗含了对美好事物即将消逝的惋惜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雨、芭蕉、子规鸟、芳草等自然元素,巧妙地编织出一幅充满哀愁与思乡之情的画面,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殢酒销愁,逢场作戏,何曾择地伸眉。
诗筒来往,如我与君稀。
喜得青春有闰,添日月、款曲临池。
洲盘有,山肴野蔌,安用设鸡彝。
老来,空自笑,一头梳雪,两鬓吹丝。
便常逢社饮,聋不堪治。
曾就新年真率,花神报、蜂蝶皆知。
东风恶,江梅欲尽,荐福莫轰碑。
旧日盘洲,藏钩卜夜,松儿笑拣双眉。
老人好静,此乐数年稀。
尚记乘舟西溯,楼卷雪、曾到雷池。
今非昔,畏寒闭户,弃掷夏商彝。
入春,逾两月,轻烟非雾,细雨如丝。
任风颓花架,不惮装治。
想得醉吟滕阁,家园事、争解详知。
归来好,猿惊鹤怨,孤负辋川碑。
蝴蝶梦魂,芭蕉身世,几人得到庞眉。
十分如意,天赋古今稀。
昼日猥叨三接,摩鹏翼、曾化鲲池。
槐阴下,深惭房魏,那敢作封彝。
雁行,争接翅,北门矩烛,西掖纶丝。
幸归来半世,园路先治。
渔唱樵歌不到,莺燕语、何畏人知。
编花史,修篁千亩,封植具穹碑。
同病相怜,冻吟谁伴,漫怀举案齐眉。
槐安梦境,一笑自来稀。
未到斜川见雪,春欲半、尚压铜池。
今思古,拊盆击筑,虿鼎闲夔彝。
何时。
天意解,并游花坞,旋扫蛛丝。
对壶中闲日,冗牍休治。
四坐同盟情话,飞玉麈、万事多知。
杯盘省,浅斟随意,真率视前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