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韩康公挽词三首·其三》
《韩康公挽词三首·其三》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西第开东阁,初筵点后尘。

笙歌邀白发,灯火乐青春。

扶路三更罢,回头一梦新。

赋诗犹墨湿,把卷独沾巾。

(0)
翻译
西方的宴会厅打开东边的门,最初的宴席上落满了尘埃。
音乐和歌声邀请着白发宾客,灯火照亮了青春的欢乐气氛。
直到深夜三更时分才结束欢宴,回头一看,梦境焕然一新。
刚刚写完诗墨还未干,独自翻书,不禁泪湿衣巾。
注释
西第:西方的宴会厅。
初筵:最初的宴席。
后尘:落满的尘埃。
笙歌:音乐和歌声。
白发:年长的宾客。
灯火:灯火照明。
青春:青春的欢乐。
扶路:扶着路走。
三更:深夜。
回头:回头看。
梦新:新的梦境。
赋诗:写诗。
墨湿:墨迹未干。
把卷:翻书。
沾巾:泪湿衣巾。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苏轼(也称苏东坡)的作品,体现了他豪放不羁的风格和深沉的哲理。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充满了对人生、时光和艺术创作的思考。

"西第开东阁,初筵点后尘。"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安静而又庄重的氛围,西边的书房打开,东边的厅堂也被整理,给人一种从容不迫的感觉。"初筵"指的是刚开始的宴席,而"点后尘"则是对过去的回忆和反思。

"笙歌邀白发,灯火乐青春。"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以及对青春的无限向往。即使头发已经变白,也仍然能够在音乐和酒精中找到快乐,就像灯光下的夜晚一样美好。

"扶路三更罢,回头一梦新。" 这两句诗人表达了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梦想的执着追求。长夜将尽,人生如梦,转身之间,又是一番新的开始。

"赋诗犹墨湿,把卷独沾巾。" 最后两句则描写了诗人创作时的情景,笔下文字还未干,诗卷上依然留有墨香,这种对文学的执着和热爱,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

整首诗通过对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时间、青春和艺术创作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苏轼那种超脱世俗、自在飞翔的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咏园中杂花十三首·其十

秋园金气应,含素向栏干。

莫作朝簪比,唯宜戴箨冠。

(0)

秋居五首·其二

云树秋容澹,悲歌野兴豪。

萧兰元异种,牛骥亦同槽。

露白芰荷尽,天清鸿雁高。

朋游隔千里,魂梦为谁劳。

(0)

代赠崇安住持僧

近市开兰若,尘中得静几。

钟催城树晓,锡伴野云飞。

化俗多传偈,持斋独掩扉。

自今身得度,僧法尽皈依。

(0)

院中中秋对月

秋期忽已半,凄凄天气凉。

岂不悲摇落,惜此满月光。

流辉掩南极,素影回东方。

城霞散如绮,庭露森成霜。

列星失其耀,玉绳何微茫。

徘徊循广除,吸景行急觞。

愿因三五夕,复见重轮祥。

继明溥离照,千秋永无疆。

(0)

拟庭中有奇树

南山有松柏,女萝相缠绵。

攀枝采女萝,感叹终无言。

草木自因依,何况骨肉间。

缄萝寄同父,路遥安得便。

(0)

西林八景·其二漳水合流

交漳上党水冲瀜,翠涨瀰漫落远空。

分处源流同且异,合时泾渭异还同。

横塘渔笛溪山外,隔岸鸥群烟雨中。

珍重达人无底事,月明鼓枻笑春风。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