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第开东阁,初筵点后尘。
笙歌邀白发,灯火乐青春。
扶路三更罢,回头一梦新。
赋诗犹墨湿,把卷独沾巾。
西第开东阁,初筵点后尘。
笙歌邀白发,灯火乐青春。
扶路三更罢,回头一梦新。
赋诗犹墨湿,把卷独沾巾。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苏轼(也称苏东坡)的作品,体现了他豪放不羁的风格和深沉的哲理。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充满了对人生、时光和艺术创作的思考。
"西第开东阁,初筵点后尘。"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安静而又庄重的氛围,西边的书房打开,东边的厅堂也被整理,给人一种从容不迫的感觉。"初筵"指的是刚开始的宴席,而"点后尘"则是对过去的回忆和反思。
"笙歌邀白发,灯火乐青春。"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以及对青春的无限向往。即使头发已经变白,也仍然能够在音乐和酒精中找到快乐,就像灯光下的夜晚一样美好。
"扶路三更罢,回头一梦新。" 这两句诗人表达了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梦想的执着追求。长夜将尽,人生如梦,转身之间,又是一番新的开始。
"赋诗犹墨湿,把卷独沾巾。" 最后两句则描写了诗人创作时的情景,笔下文字还未干,诗卷上依然留有墨香,这种对文学的执着和热爱,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
整首诗通过对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时间、青春和艺术创作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苏轼那种超脱世俗、自在飞翔的精神风貌。
秋期忽已半,凄凄天气凉。
岂不悲摇落,惜此满月光。
流辉掩南极,素影回东方。
城霞散如绮,庭露森成霜。
列星失其耀,玉绳何微茫。
徘徊循广除,吸景行急觞。
愿因三五夕,复见重轮祥。
继明溥离照,千秋永无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