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若官为家,生计了不植。
归来无所栖,南邻聊以即。
半间昼延宾,半间夜燕息。
祖先无祠宇,言念伤胸臆。
置主室之隅,一过一恻恻。
几欲谋构树,踟蹰乌能亟。
谋身拙似鸠,勿谓将谋国。
向若官为家,生计了不植。
归来无所栖,南邻聊以即。
半间昼延宾,半间夜燕息。
祖先无祠宇,言念伤胸臆。
置主室之隅,一过一恻恻。
几欲谋构树,踟蹰乌能亟。
谋身拙似鸠,勿谓将谋国。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官员归隐后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诗人曹于汴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在官场与归隐之间的心路历程。
首句“向若官为家,生计了不植”,点明了主人公曾是官场中人,但官场生活并未给他带来实质性的财富或满足感。接下来,“归来无所栖,南邻聊以即”描述了他归隐后的生活环境,简陋而无依无靠,只能暂时借住在南邻的住所。
“半间昼延宾,半间夜燕息”则进一步描绘了主人公的生活状态,白天用来招待宾客,夜晚则作为休息之所,生活虽简朴却也自得其乐。然而,对于祖先的祭拜之情,主人公却深感愧疚,因为没有固定的祠宇供奉,这让他内心充满了悲伤与自责。
“置主室之隅,一过一恻恻”表达了主人公想要为祖先设立祭坛的愿望,但又因种种原因难以实现的无奈心情。最后,“几欲谋构树,踟蹰乌能亟”和“谋身拙似鸠,勿谓将谋国”这两句,既表达了主人公对改善生活现状的决心,又流露出对自己能力的自我怀疑,以及对国家大事的关心与忧虑。
整首诗通过对主人公归隐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复杂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过去官场生活的反思,也有对家庭、祖先和国家的责任感,体现了诗人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对生活真谛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