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相里秀才赴举》
《送相里秀才赴举》全文
唐 / 齐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两上东堂不见春,文明重去有谁亲。

曾逢少海尊前客,旧是神仙会里人。

已遂风云催化羽,却将雷电助烧鳞。

明年自此登龙后,回首荆门一路尘。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xiāngxiùcái
táng /

liǎngshàngdōngtángjiànchūnwénmíngzhòngyǒushuíqīn
céngféngshǎohǎizūnqián

jiùshìshénxiānhuìrén
suìfēngyúncuīhuàquèjiāngléidiànzhùshāolín

míngniándēnglónghòuhuíshǒujīngménchén

注释
两上东堂:两次参加高等殿堂的考试或聚会。
不见春:比喻未得到好的机遇或成果。
文明:文化盛事或高雅的聚会。
重去:再次举行或离开。
少海:比喻尊贵之地或高贵之人。
尊前客:在尊贵者面前的宾客,指受重视。
神仙会:比喻高手云集的聚会或场合。
风云:比喻时势或机会。
催化羽:如同鸟儿借助风势展翅高飞,比喻得到助力快速进步。
雷电:强力的帮助或影响。
烧鳞:鱼遇水则活,比喻自己如鱼得水,更加活跃。
登龙:比喻科举成功或仕途得志,如同鲤鱼跃龙门。
回首:回顾。
荆门一路尘:比喻过去艰难的历程,荆门常指代出发之地或艰辛之路。
翻译
两次登上东堂还没见到春天,如今文化盛宴再次举行又有谁能亲近。
曾经在少海尊前有幸为客,以前乃是仙人聚会中的一员。
已经借助风云如同羽翼般腾达,更将雷电之力助我如鱼得水。
待到明年跃上龙门之后,回望荆门之路满是奋斗的尘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秀才即将赴京参加科举考试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和超脱尘世的理想追求。

“两上东堂不见春”表达了时间飞逝,春去春来,而人物在东堂中的努力与等待。“文明重去有谁亲”则透露出一种对过去辉煌文化的怀念和对未来能否有人继承的担忧。

“曾逢少海尊前客,旧是神仙会里人”一句中,“少海”指的是历史上的名士,如颜回、子贡等,他们都是孔子的高徒。这里暗示着诗中的送别对象,也许曾经与这些古代的贤士一样,在精神上超凡脱俗。

“已遂风云催化羽,却将雷电助烧鳞”则是对赴考者即将展翅高飞的美好祝愿。这里的“风云催化羽”、“雷电助烧鳞”都是比喻,意指着送别对象在科举考试中能够迅速提升自己,如同神话中的人物经历变身一样。

最后,“明年自此登龙后,回首荆门一路尘”表达了对送别对象未来能成功金榜题名的预祝,并且希望他能够回忆起这段赴考途中的艰辛与付出。这也暗示着诗人对于这位秀才未来将有所成就,甚至可能达到更高的官职和荣誉的地步。

整首诗既展现了对送别对象的深切祝愿,也反映出了当时士子对于科举成功、个人飞黄腾达的心理状态。

作者介绍
齐己

齐己
朝代:唐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生辰:863年—937年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猜你喜欢

五王子·末生

甘分清孤寒固穷,衡门寥落正西风。
一鸣便是苍梧凤,不意飘流鸥鹭中。

(0)

次韵真歇和尚圆觉经颂一十四首·普眼菩萨章

谁从普眼道场来,天帝堂前珠网开。
彻底光明成一段,个中清净绝纤埃。
交罗理事真空观,照破根尘不夜台。
恰恰相应尔时节,陶家壁上起梭雷。

(0)

送焦山淇上人见广佑

云团广佑尽愁城,未必心肝铁打成。
话着石公山下事,定如猿叫第三声。

(0)

浏阳五咏·归鸿阁

帘卷晴空独倚栏,冥鸿点点有无间。
秋风注目无人会,时与白云相对閒。

(0)

端午家集二首

戏缠朱彩索,争带赤灵符。
踏草仍悬艾,包菰更结芦。
都还痴子弟,半出骏僮奴。
老病无他好,惟餐玉术蒲。

(0)

龟山之孙杨子顺肇庆一见相投随至德庆谋馆寓

谁续寂寥洙泗弦,濂溪一转至伊川。
只今洛派从头数,之子龟山第二传。
他道已融归正道,后正犹办入先天。
十年二广参皆遍,不以支离易混全。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