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中秋对月》
《中秋对月》全文
宋 / 史嵩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一片瑶光万里开,停杯追忆谪仙才。

寻常明月不易见,如此中秋能几来。

零落故人非白社,登临何地不瑶台。

欲招黄鹤临风去,为问霓裳安在哉。

(0)
注释
瑶光:明亮的光芒,这里指月光。
谪仙:指李白,因其诗才被称作‘谪仙人’。
白社:古代文人雅集之地,这里代指友人聚集的地方。
瑶台:神话中的仙宫,比喻美好的地方。
黄鹤:典出‘黄鹤一去不复返’,象征仙人或过去的美好时光。
霓裳:唐朝宫廷乐曲名,此处可能暗指美好的音乐或文化。
翻译
一片明亮的光芒照耀万里,停下酒杯追忆被贬谪的仙人风采。
平常明亮的月亮难得一见,这样的中秋佳节又能有几次来临呢。
散落的老朋友已不在那个白社,登高望远何处不是仙境瑶台。
想邀请黄鹤随风而来,只问那霓裳羽衣现在何处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中秋夜月色如洗的美丽景象,诗人在赏月之际,不禁思念古时的谪仙才子李白。通过“寻常明月不易见”一句,可感受到诗人对难得美好月色的珍惜和对中秋佳节的特别情怀。而“如此中秋能几来”则流露出一种对于时光易逝、良辰美景难以长久的哀叹。

接着,“零落故人非白社,登临何地不瑶台。”两句表达了对昔日友人无法相聚,以及游览之地无法与心中理想相符的怀念和不舍。这里的“白社”、“瑶台”可能是指某些特定的集会地点或美丽的自然景观,但在诗中它们更多代表着一种美好的回忆。

最后,“欲招黄鹤临风去,为问霓裳安在哉。”则是在这种怀旧和对美好事物向往的心情下,诗人表达了想要随风远去,追寻那些逝去的美好时光和人物的愿望。这里的“黄鹤”象征着自由和超脱,而“霓裳”则可能是指某位特定的人物或抽象的理想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中秋月亮景色的描绘,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和人物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中的美好瞬间的珍视以及对于无法长久的哀愁。

作者介绍

史嵩之
朝代:宋

(?—1257)明州鄞县人,字子由,一作子申。史弥忠子。宁宗嘉定十三年进士。累擢刑部侍郎。理宗端平元年,金亡,宋欲乘机收复河南,嵩之持不可,因请祠归里。后师溃,复召用之,累拜参知政事,进右丞相兼枢密使。淳祐中封永国公。遭父丧起复,力主和议,为公论所不容,闲居十三年。卒谥忠简,改谥庄肃。恭帝德祐初,夺谥。
猜你喜欢

行香子·其二苕中新岁

水上山前,柳底梅边。启衙斋、只似荒园。

问君行部,管领谁偏。有一湖月,千岭雪,万家烟。

客堂人散,胡床独自。看春风、又入新年。

都来几夕,甚事堪传。只连宵咏,前日醉,昨朝眠。

(0)

满江红·其十三忆别阮亭仪部兼怀西樵考功湖上

我发芜城,趁竞渡、一江风涨。

为寄语、池塘春草,阿连无恙。

白舫已乘东冶下,青骢尚跃西泠上。

问钱塘、可接广陵潮,双鱼饷。采莲棹,湖心漾。

折柳曲,桥头唱。办十千兑酒,余杭新酿。

王子正招缑岭鹤,孙登也策苏门杖。

待归来、赠我两峰图,空漾状。

(0)

锦缠道.泛太湖

万顷琉璃,著我扁舟一叶。溯流光、高歌击楫。

恍疑天上乘槎入。破浪凭虚,稳泛鱼龙宅。

望苕霅烟迷,洞庭云黑。任滔滔、五湖南北。

听榜人遥起渔歌指,风波处处,总付霜天笛。

(0)

踏莎行

小语轻圆,微嫣娇腻,珠帘玉烛深深地。

嫩愁都趁柳丝飞,柔欢任被炉烟系。

梦与云迟,眉教月坠,几回春色撩人醉。

夜寒应遣酒长温,香浓知是花无睡。

(0)

感作

暮云惨淡正愁侬,有酒难浇块垒胸:迂拙深时招世谤,是非多处结交慵。

(0)

请缨

请缨无路痛何如,且读人间有用书。

莫笑朝端多肉食,求才从不到茅庐。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