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佛清斋久,微尘拂镜台。
拟参龙井去,翻度虎溪来。
月色诸天净,潮音五夜回。
片言闻了义,花雨落莓苔。
绣佛清斋久,微尘拂镜台。
拟参龙井去,翻度虎溪来。
月色诸天净,潮音五夜回。
片言闻了义,花雨落莓苔。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禅师在清修生活中的一段经历。"绣佛清斋久",暗示禅师长时间沉浸在精进的修行中,供奉佛像并保持严格的斋戒。"微尘拂镜台",细节生动,体现了禅师生活的简朴与心境的清净,连微小的尘埃都引起了他的注意。
"拟参龙井去,翻度虎溪来",龙井是著名的佛教圣地,禅师有意前往参访;而虎溪则是禅宗典故,曾有两位禅师在溪边相遇,谈笑忘返,此处暗指禅师也期待着类似的机缘和交流。"月色诸天净,潮音五夜回",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禅寺周边自然环境的和谐,月光皎洁,潮水的声音清晰可闻。
最后两句"片言闻了义,花雨落莓苔",表达了禅师对于佛法真谛的深刻领悟,只需片刻开示就能洞悉真理,仿佛花雨洒落在青苔上,既形象又富有禅意,象征着智慧的启迪如同春雨滋润万物。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禅师的修行生活和对佛法的追求,寓含哲理,富有禅境。
破瓜年纪,黛螺垂、双髻珍珠罗抹。
娅?
吴音娇滴滴,风里啼莺声怯。
飞燕精神,惊鸿标致,初按梁州彻。
舞裙微褪,汗香融透春雪。
少陵词客多情,当年曾烂赏,湖州风月。
自恨寻春来已暮,子满芳枝空结。
湘佩轻抛,韩香偷许,空想凌波袜。
章台杨柳,可堪容易攀折。
长堤千里,过睢阳、隐约江山如故。
忆昔斑衣为寿日,伯仲埙篪歌舞。
博胜香囊,笑争瓜葛,膝上王文度。
西城南浦,月明扶醉归路。
重来华发苍颜,故人应怪我,平生羁旅。
仲也风流今已矣,俯仰人间今古。
阏伯层台,六王双庙,尽是经行处。
感时怀旧,一襟清泪如雨。
笑谈尊俎,坐中惊叹谪仙人。
乌丝落笔如神。
唤起小鬟风味,学按古阳春。
对琼枝璧月,朝暮长新。
宦萍此身。
叹别后、迹俱陈。
独有芳温一念,红泪罗巾。
凭谁妙手,为写寄、崔徽一幅真。
聊慰我、老眼风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