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渚分携惊昨梦,如今岂谓一尊同。
尘埃万里玉常润,风雨对眠床亦东。
问得平安归客子,留将思忆与衰翁。
征衫瘦着不须遽,渐向湖南春色中。
鄂渚分携惊昨梦,如今岂谓一尊同。
尘埃万里玉常润,风雨对眠床亦东。
问得平安归客子,留将思忆与衰翁。
征衫瘦着不须遽,渐向湖南春色中。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刚中的《腊月十三日送邢婿还乡》,表达了诗人送别亲人离去后的感慨和对亲人的深深思念。首句"鄂渚分携惊昨梦"描绘了离别时的震惊与梦境中的恍惚,暗示了离别之痛。次句"如今岂谓一尊同"则表达了对再次相聚的期待,以及现实中无法共饮的遗憾。
"尘埃万里玉常润"运用比喻,将亲人的品格比作常润的美玉,即使身处万里之外,其高洁品质依旧让人怀念。"风雨对眠床亦东"进一步抒发了对往昔共同生活的回忆,即使床已空,仍能感受到那份温暖。
"问得平安归客子"是对远行者的关怀,希望他一路平安。"留将思忆与衰翁"则表达了诗人将思念之情寄托给年迈的自己,表明这份情感的持久和深沉。
最后两句"征衫瘦着不须遽,渐向湖南春色中",诗人安慰自己不必急于消瘦,因为春天的湖南将会带来新的生机,也寄寓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送别时的复杂心情和对亲人的深深挂念。
大鱼昂藏若人立,冲波跋浪风江急。
傍观二鲤各有神,倏忽波涛随出入。
中堂鬐鬣动杳冥,坐久始识为丹青。
青天万里拂绢素,笔力咫尺开沧溟。
禹门天池云雾里,白昼雷霆行地底,何人有力移置此。
酒酣相视一改容,只愁化作三蛟龙。
忆在成均共携手,泉山门下相知久。
万里恩情若父兄,十年道义惭师友。
君才岂孤一第名,佩刀今作岭南行。
挂帆夜宿天边树,伐鼓朝登海上城。
燕京相逢颜色好,相逢何难别草草。
过家登堂寿礼毕,道予问讯泉山老。
海风吹星落天地,寒芒烛地光参差。
金精不向土中死,龟山剑水含灵姿。
世代悠悠挺人杰,一卷遗书字难灭。
神骑箕尾轶浮埃,道焕奎文照馀雪。
李侯墨绶飞双凫,仙槎夜挽郎星孤。
馀杭旧惠有残碣,莫惜吊古过平芜。
坎坎兮击鼓,望君山兮屡舞。
陈烦辞兮仰空,渺夫君兮何所。
波四漫兮汤汤,会百川兮同量。
津无梁兮不可以涉,测地弥广兮度天愈长。
驾兰桡兮扬桂旗,飘风起兮又汩之。
浮余瓠兮水际,理余佩兮川湄。
众纷纭兮磔肥牛,顾玄醴兮增余羞。
陟虚坛兮伫立,徒终岁兮离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