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社相过意倍投,青门此别路悠悠。
明霞出海云成锦,碧树于人气独秋。
雁塔高情常得见,凤楼宦况自堪求。
知君得遂匡时略,喜见梅花照客裘。
白社相过意倍投,青门此别路悠悠。
明霞出海云成锦,碧树于人气独秋。
雁塔高情常得见,凤楼宦况自堪求。
知君得遂匡时略,喜见梅花照客裘。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释今无所作的《送罗澹峰进士入都改除》其二。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入京的情景,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首联“白社相过意倍投,青门此别路悠悠”,以“白社”和“青门”为背景,点明了送别的地点,表达了离别时的不舍之情。“倍投”二字,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深深忧虑与期待,预示着未来道路的漫长与未知。
颔联“明霞出海云成锦,碧树于人气独秋”,运用了壮丽的自然景象来比喻友人前程似锦,同时也暗示了秋天的萧瑟,象征着离别后的孤独与寂寞。明霞与云锦的美丽,与碧树与秋气的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也寓意了人生的起落与变化。
颈联“雁塔高情常得见,凤楼宦况自堪求”,借用了古代文人追求功名的典故,表达了对友人追求理想、实现抱负的美好祝愿。雁塔代表着文人志向的实现,凤楼则象征着官场的高位,这两句诗寄寓了诗人对友人未来事业发展的期许与鼓励。
尾联“知君得遂匡时略,喜见梅花照客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能够实现匡时济世之策的期待,并以梅花照亮客裘的景象,预示着友人归来时将带来春暖花开的希望与喜悦。这一联不仅寄托了对友人未来成功的祝福,也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与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乐观态度。
湖海襟期,烟霞气宇,天下星郎。
有灵方时后,年年却老,神锋耳底,夜夜腾光。
万卷蟠胸,千钟蘸甲,衮衮词源三峡滂。
功成处,见须弥日月,河岳星霜。
兴来引笔千行。
看举世何人是智囊。
任纵横万变,难瞒道眼,优游自乐,不识愁肠。
闹市业中,密林静处,鼻观常闻三界香。
天书到,听笙箫竞奏,幢盖班行。
八十归来,方岩下、几竿修竹。
柴门外,沙铺软路,水流清玉。
栽接新来桃与李,安排旧日松和菊。
过小桥、作个看山楼,千峰绿。
收笔砚,藏棋局。
酒莫饮,经须读。
但平平放下,顿超凡俗。
独睡已无年少梦,闲吟不唱他家曲。
算人生、万事苦无多,相将足。
刘子堂堂七尺躯,高谈世事奋髯须。
观渠论到前贤处,据我看来近世无。
出语令人惊辟易,处穷无鬼敢揶揄。
徜徉闹市浑无畏,要是人间烈丈夫。
平生爱奇石,如见古君子。
一卷窗牖间,时复为隐几。
兹行池阳路,终日乱山里。
道傍石丛生,牛羊乱虎兕。
中有篆籀文,鼎彝间罍洗。
纵横更簨虡,埋没见追蠡。
嗟予心好之,愧恨无能徙。
着手为摩挲,却立复睥睨。
有似南阳公,可就不可致。
是宜米元章,一见辄下拜。
徜可从予招,安车更加礼。